天貓、聚美、蘇寧、1號店等中國B2C電商平臺,紛紛搶佔“海淘”市場。今天,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監測數據,2018年中國跨境網購人數將達到3560萬,消費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中國已經成為美國跨境網購族的第二大目的國,覆蓋率高達39%。
2014年,中國“海淘”族絕大部分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渤海地區,佔比高達96%。服裝鞋帽、醫療保健美容、電腦硬體、珠寶手錶、個人消費電子設備等是“海淘”的主要商品種類。
數據還顯示,2013年中國海外代購市場交易規模達767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58.8%,且海外代購未來幾年仍然會持續增長。良好的市場前景,讓中國電商紛紛盯上跨境領域。
據該中心網路零售部主任莫岱青介紹,中國主流跨境電商主要有三種模式:保稅進口+海外直郵、直營+招商和直營。
亞馬遜通過“保稅進口+海外直郵”模式和上海自貿區合作,在各地保稅物流中心建立跨境物流倉。這樣既獲得了法律保障,還壓縮了消費者從訂單到接貨的時間。
蘇寧選則是“直營+招商”模式,不僅在傳統電商方面發揮它供應鏈、資金鏈優勢,同時通過全球招商彌補國際商用資源的不足。
“自營”模式則是跨境電商直接參與採購、物流、倉儲等海外商品的買賣流程,物流監控、支付體系等自成體系。聚美優品就屬於這種,其已在河南保稅物流區開建上萬平方米自理倉,利用保稅區建立可信賴的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讓商品流通不再有渠道和國家之分。
那麼,消費者是選擇個人“海淘”還是主流電商?
莫岱青表示,由於政策支援加上自身物流供應鏈的建設,主流電商可以將運輸時間從15天壓縮到3天,甚至更短。另外,由於主流電商的透明合法,海關、外管等部門會有一站式服務。個人“海淘”以“個人物品”報關,轉運在美國尚處灰色地帶。
莫岱青認為,跨境電商也會面臨諸多挑戰。例如資金結售匯與收付匯,稅收優惠政策,配送中可能産生的丟件、貨物損壞,以及退換貨不方便等。(記者 趙曄嬌 實習生 周佳)
[責任編輯: 普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