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20日電 (記者 劉長忠)中國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20日表示,推行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降低準入門檻,寬進嚴管,但“寬進”不是什麼都可以做,便利化不是隨心所欲。
張茅在當日召開的“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發表講話說,推行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有利于按照便捷高效、規范統一、寬進嚴管的原則,創新公司登記制度,降低準入門檻,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形成誠信、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
他說,實施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社會關注度高,公眾參與意識強,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是關鍵,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需營造良好環境,使廣大企業充分認識“寬進”並不是什麼都可以做,便利化也不是隨心所欲、想怎麼辦就怎麼辦。
他表示,改革注冊資本登記制度,在降低準入門檻的同時,將完善信用監管機制,推進誠信體係建設,加快建設統一規范的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係統,提升市場主體基礎信息和信用信息的採集、整合、服務能力。發揮信用約束手段的作用,對載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市場主體進行公示、警示;對載入“黑名單”的市場主體及負有個人責任的投資人、負責人、董事、監事等將納入信用監管體係,使其在辦理相關的登記許可審批、資質認定、銀行貸款等業務時受到限制,使違法主體及相關責任人“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張茅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中仍然存在誠信缺失、道德失范、信用體係不完善、市場主體競爭不充分、不公平等問題,有些問題還相當突出。改革注冊資本登記制度,加快構建企業信用監管體係,制定企業信用公示條例,實行經營異常名錄制度、違法企業黑名單制度、境外追償保障制度等,為營造誠信營商環境、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提供了制度約束和法律依據,必將對加快信用經濟發展、推動社會誠信體係建設起到積極作用。(完)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