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便有報道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顯示,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的GDP在今天就可以略超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而幾個月前,美國的《時代》週刊就根據世界銀行數據報道,中國GDP在今年內可以超越美國。可是這樣的消息,除了一些財經媒體或媒體的財經板塊報道之外,並未讓國內媒體有多激動。
美國的中文報紙《世界日報》在10月14日還刊登社論稱,中國對此反應冷淡“拒當世界經濟一哥”,是因為這中間有“被第一”的因素,西方涉嫌借給中國戴高帽讓中國承擔更多國際義務的“陰謀”。此論也引起一些共鳴。
這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個人以為,不管有沒有西方陰謀因素,中國輿論和媒體對“GDP超越美國”很淡定,從某種程度上來説,是因為國民更加成熟,對GDP有更理性的認識。
首先是GDP在人們心目中不再那麼神聖了。GDP作為一國經濟發展指標之一,因為“用數字説話”,曾經很受學者和政府官員的青睞,成為衡量各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但隨著社會發展,無論是學界還是政界,人們發現這個GDP雖然數字好用,但它只是單向的,並不能反映社會發展的實情。因此國際間雖然仍把GDP作為一個重要數據在用,但評價社會發展時,絕不會只用這一個數據。而在國內,長期以來“唯GDP”的發展策略的負面後果,正在不斷顯現。因此,無論國內還是國際,對GDP的熱情遠不如十幾年前。
其次,GDP有計算方法的差別,也有品質的差別。關於GDP的演算法很多,比如IMF用的是根據購買力平價演算法得出的結論,但如果根據匯率計演算法,那中國的GDP和美國還是相差甚遠。就算這種演算法吧,GDP也反映不出經濟的品質。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10月8日在華盛頓就中國GDP超越美國一事説,中國經濟增長的品質和美國差距還是很大,還需要推動改革來提高人民生活。
GDP品質如何不可忽視。為什麼不少人會有“GDP關我何事”的感慨?這就和GDP的構成有關,倘若經濟增長大多數來自於那些與民生關聯度不高的産業和領域,那再了不起和我們百姓也沒什麼關係。近些年中國的GDP猛漲,可是老百姓的切身感覺如何?專家和官員從宏觀角度經常把GDP挂在嘴上可以理解,但普通民眾要的是對生活的感覺。
可以舉個相關例子。美國最近就業形勢大好,失業率已經降到很多年來最低。美國全國公共廣播臺(NPR)有記者問美國專家,這樣的形勢對奧巴馬和他所在的民主黨在選舉中有沒有幫助?專家説沒有,因為美國大眾沒有感到生活更好,而是看到貧富差距更大——和民眾生活更密切的就業率都如此,更不用説離普通人更遠的GDP了。
總之,GDP數字雖然重要,但那畢竟是作為整體的經濟實力的一個衡量標準,並不代表全部。經濟發展的目的,是讓民眾過上好的生活,而不是讓民眾為數字歡呼。所以,比GDP更重要的,是經濟結構,是經濟發展給民眾帶來的切身利益,其中包括環境因素。
因而,民眾對GDP超越美國一事感到淡定,是成熟的表現。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