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24日電 (記者 龐無忌)自去年年初驟然轉冷後,一直深陷調整的房地産市場被許多人視為中國經濟的主要風險點之一。不過與佔據上風的悲觀輿論相反,多位政商界領袖在2015年冬季達沃斯論壇上釋放出力挺樓市的積極信號。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瑞士率先給樓市開出“定心丸”。在出席與世界經濟論壇國際工商理事會代表對話會時,李克強表示,中國房地産市場的剛性需求是長期的,並將帶動國內相關行業和産品供給,房地産市場在一段時期內出現調整也是正常的。
李克強指出,中國的城鎮化正在穩步推進,潛力巨大。中國政府將加大城市棚戶區和城市危房改造力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住房需求,最終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也表示,“中國很大,城市很多,各個城市的樓市表現可能會不盡相同,有些地方供給過剩,有些城市需求過高”,總體而言中國房地産市場正在進行週期性調整,但並沒有出現全國範圍的問題,因此央行大體上保持了貨幣政策的穩定。
2014年中國樓市突現降溫,房價、銷量雙雙走低。加之人口拐點逼近,樓市的過剩風險以及其是否會對宏觀經濟帶來系統性風險成為業界爭論的話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朱民對此也表達了相對樂觀的判斷。朱民在達沃斯論壇期間表示,中國房地産業在調整,雖然這種調整會拉低GDP增速,但卻有利於風險的化解,而且長期而言,中國房地産發展需求潛力是很大的。
朱民指出,去年中國樓市開工率和投資增速都在下降,這也就意味著樓市超需求供給(開工面積大於銷售面積)的情況得到抑制,整個行業的風險也有所緩解。
對於高房價的問題,朱民指出,“中國的房價收入比,不亞於紐約的水準,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説中國的房價過高。”他認為,解決此問題必須要促使房價與居民購買力銜接,如此才能使得潛在的需求變成有效需求。
與朱民對風險的判斷一致,中國銀監會前主席劉明康指出,儘管房産業的“黃金時代”不再,但樓市“已經冷下來了”,房地産對銀行業的風險卻比過去小了。
對於今年中國樓市的走勢,首創集團董事長劉曉光表示,2015年將是中國樓市的企穩年,一線城市的房價還處於堅挺狀態,二三線城市開始迅速分化。“城市價值不高的房價肯定得下來,城市價值高的肯定還得上去。”
不過,在房地産開發商之中,也有一些較為悲觀的聲音。SOHO中國CEO張欣在達沃斯的一場分論壇上表示,現在房地産市場已經陷入了低谷,“沒有什麼人會投錢進入這個産業了”。她認為,中國的市場化引領房地産升值的時代已經接近尾聲了。
張欣認為,以前曾經買地建樓的商人,現在都轉去了投資消費一方。目前綠地、萬達、恒大等千億房企確實出現大規模進行“非地産”投資的趨勢。如萬科等大量房企也將轉型列入其今年的主要任務之一。(完)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