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張喜威
僅僅停歇一天,人民幣匯率繼續向下突破。Wind數據顯示,11月23日晚盤,銀行間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跌破6.9關口,將8年來新低推至6.9190;而11月24日開盤即破6.92關口,最底跌至6.9270。11月24日盤中,離岸人民幣一度跌破6.96至6.9650。
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經過12個交易日連續下調後,僅于11月22日出現反彈;繼11月23日重拾跌勢之後,24日又下調181個基點至6.9085,再創逾8年以來新低。
此前有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即便美元指數出現回調,人民幣匯率的反向幅度也不會太大,短期人民幣貶值的慣性會增強,仍面臨“破7”壓力。不過,主流觀點仍然認為,中長期看,人民幣不具備大幅貶值的條件,最終還是會回到由基本面決定的水準。
美元指數刷新13年半新高
與離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大幅貶值相對應的,則是美元指數的高歌猛進。
Wind數據顯示,23日,美元指數大幅上漲0.64%,收盤報101.6664,最高漲至101.9088水準,再次刷新13年半以來的新高。
實際上,美元指數11月21日大幅回調之後,分析人士認為,在12月美聯儲可能加息之前,美元或會迎來一波回調。但美國最新公佈的經濟數據顯示,其經濟仍在穩步成長的軌道上,進一步強化了美聯儲在12月加息的預期。
招商銀行資産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美聯儲對強勢美元的容忍度明顯提高,原因是美國經濟近期表現良好。另外,由於處在産業鏈的頂端,美國産品的可替代性差,因此並不需要弱勢美元來刺激經濟。中短期而言,預期美元將維持牛市。加息預期下,美債收益率大幅上行,將帶來美元實際利差優勢的進一步擴大,美元指數將在震蕩中保持升勢。與美元再次走強相對應的,則是大多數非美貨幣反彈夭折。
人民幣對非美元貨幣仍強勢
實際上,儘管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下跌,但人民幣對其他非美貨幣卻依然強勢。Wind數據顯示,自11月7日重拾漲勢以來,美元指數已經累計上漲5%,而同期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的下跌幅度仍不足2.5%。在同一時間段,歐元兌美元則下跌逾5.5%,日元對美元的下跌幅度則更是逼近10%。
自11月7日以來,人民幣對日元即期匯率則上漲了超過6%。
“在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貶值的同時,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仍保持了基本穩定,還略有升值,總體上,市場對人民幣匯率波動並沒有擔憂。”央行網站11月4日轉載中國貨幣網特約評論員文章指出。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表示,不必過度關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人民幣對美元、人民幣匯率指數、人民幣對SDR籃子貨幣和人民幣對BIS籃子貨幣,關注這種組合更有利於均衡全面地認識匯率的波動。
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認為,近期人民幣貶值,主要是來自於美元指數持續走強。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前人民幣匯率的定價機制是參照一籃子貨幣,在三個指數(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BIS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和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如美元持續走強,人民幣就會相對走弱。
譚雅玲曾表示,在美元指數下行情況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反向波動幅度會比較有限,因為人民幣貶值的慣性會有所加大,預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仍面臨“破7”壓力,但年底之前會反彈。
經濟學家宋清輝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在人民幣匯率跌破6.9關口,下一個目標點位可能是7.0。
利好出口跨境電商
儘管短期人民幣匯率仍承壓,但不少專家表示,就中長期而言,人民幣不具備持續大幅貶值的條件。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就認為,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並不支援人民幣大幅貶值。即便匯率出現暫時超調,最終還是會回到由基本面決定的水準上。更何況,中國還有資本管制這一道最後的防線,沒有必要對短期的、波動性的貶值過於擔心。
宋清輝也稱,人民幣沒有長期貶值基礎,這與中國中長期的經濟戰略有關。同時,央行也完全有能力穩定匯率市場。
對於人民幣匯率走低的影響,宋清輝表示,“對於2016年以來跨境資金的流出行為,外管局會採取非現場檢查等系列措施積極應對。因此,在當前情況下,不會導致跨境資金的大規模流出。”
同時,宋清輝也提醒,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的跨境資本流動可能依然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可以預料,相關部門除了某些干預外,勢必會增強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彈性,避免形成持續的人民幣貶值預期。
宋清輝認為,人民幣持續貶值,有望為實體經濟帶來一定的復蘇動能,同時也可能導致資本外流,但總體上看,影響不算大。
“匯率的變化對跨境電商的影響很大,進出口的規模越大對其成本的影響就越大。但對於出口跨境電商而言,人民幣貶值反而是大好事。”宋清輝表示。
北京一家外貿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已跌6.9了,對出口型企業來説,的確是大利好。
“現在我們更願意持有美元,出口換來的美元,都不急著兌換成人民幣了,除非急需人民幣流動資金。”上述外貿企業負責人還表示,如果未來1~2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能一直維持在6.8、6.9的水準,對外貿企業而言非常好。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