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83家上市公司擲1323億元出海並購
連平:人民幣貶值對境內投資形成壓力
上市公司在海外市場的“買買買”根本停不下來。Wind數據統計顯示,年內(今年1月1日至11月23日,下同)共有83家上市公司發佈了海外並購的新預案,涉及金額超過1323億元。
相較上年同期(2015年1月1日至11月23日,下同),上市公司的海外並購案例有所減少,上年同期為112起並購預案,依此計算,同比減少約26%;而從投入金額來看,卻有極大的提升,上年同期112起並購案涉及的資金總額約為903.5億元,今年在金額上同比增長約1.46倍。
對外投資的火熱之下,對內投資卻增速放緩。在日前舉辦的中國金融開放論壇上,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目前對內製造業的投資增速放緩,“2015年幾乎出現了零增長。但是我們對外資本輸出增速非常之快,2016年前9個月同比增長了50%以上。”
連平提及,製造業投資的增速急劇下滑,和製造業吸收外來直接投資有很大關係。“2015年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近乎零增長,這就是産業當中出現的大的問題。與此同時,另外一個大的産業即服務業也在吸收外資,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服務業的開放度比較低,開放的領域不多,即使開放的地方門檻也是很高,服務業吸收外資的能力比較有限,因此從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這兩個大的産業來看,整個吸收外資的能力是急劇回落,這是未來會形成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的非常重要的問題。”
微觀層面來看,連平認為,企業、個人、居民作為經濟主體,近來對海外配置資産的需求越來越大,“(投資需求上來看,)從對外投資來獲得市場和技術甚至於獲得人才(皆有),這些是企業現在對外投資非常重要的資産配置的目標。”
而Wind數據統計顯示,上市公司出海並購的案例中,既有基於對産業鏈上下游補充需求而發起的並購案例,也有進入新的領域、獲得新技術為主要需求而引發的並購。
對於當下的投資狀況,連平表示,貨幣匯率的變化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貨幣的貶值帶來資産價值的縮水,還會帶來進一步貶值的預期,反過來會促進資本的外流,這兩者之間會持續産生互相促進、互相加強的態勢。今年以來民間投資突然下滑,在這個過程當中,人民幣的貶值也給它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記者 桂小筍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