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2月3日電 (記者王俊嶺)今天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在京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介紹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時表示,中國經濟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持續增長,規模已超10萬億美元,現在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相當於5年之前增長1.5個百分點,10年前增長2.6個百分點。因此,在新舊動力轉換過程當中,取得6.9%的增長既不俗,也不太容易。
對於中國經濟當前的發展態勢,徐紹史指出,中國經濟增長動力轉換加快,新的增長動能正在積聚,其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
■ 全面深化改革有效釋放了市場主體活力。本屆政府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三管齊下”,特別是大力推進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激活了市場主體的活力。2015年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超過1.2萬家。外商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境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持續推進,外商投資和境外投資都實行網上備案。財稅、金融、價格、國企改革順利推進,為動力轉換創造了很好的制度環境和市場環境。
■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效激發了社會的創造活力。在“網際網路+”這個層面下,中國又有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各種孵化器,各種創新基地,發展非常快。在“雙創”之下,還有一個支撐平臺,就是“四眾”——眾創、眾包、眾籌、眾扶,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
■ 新産業、新模式、新業態正在孕育成為新的經濟動能。例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廣泛應用,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移動網際網路等新興行業快速發展,整合電路、海洋工程裝備、醫療器械等戰略性行業向高端邁進。數據顯示,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10.2%,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1個百分點;網上零售額接近4萬億,增長33.3%。
■ 對外開放有效拓展了經濟發展空間。“一帶一路”建設對沿線49個國家的直接投資將近150億美元,增長18.2%。國際産能合作和裝備製造合作步伐也非常快,拓展了中國經濟發展新的空間。
在談及近期國際上有關中國經濟前景的議論時,徐紹史表示,中國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發展,已經擁有完備的産業體系,220多種工業産品居世界第一;中國的物質基礎比較雄厚,市場需求比較大,區域空間廣闊,生産要素品質提升,宏觀調控的經驗在不斷豐富。從這些方面來看,“中國經濟硬著陸”“中國經濟拖累了世界經濟的增長”等論調,都是不符合實際的。
[責任編輯: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