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資本市場將如何發展?將有哪些新機遇?需要應對哪些新挑戰?所有市場參與者都極為關注,也在揣測監管層的基本定調。1月份以來,對於IPO節奏和規模、二級市場持倉者戶數、定向增發以及大股東董監高減持等的討論比較熱,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一個總的基調下加以認識和應對。
剛剛閉幕的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明確要求,“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改革為引領,以穩定為底線、以發展為主旋律,協調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穩定發展和監管各項工作。”筆者認為,證券期貨市場關係著眾多投資者的利益,關係著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支援的重任,具有高度敏感性,尤其需要做好“穩”,但也要在穩的基礎上“奮發有為”,要在穩的前提下有所“進”。
那麼,應當怎麼“穩”和怎麼“進”呢?
會議已經從六個方面對“穩”提出要求。筆者在此進一步加以分析:一是發展和監管工作方向要“穩”。要繼續落實好“五個堅持”,即堅持依法、從嚴、全面監管的重要理念,堅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基本底線,堅持把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放在突出位置,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方向,著力提升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根本宗旨。二是政策預期要“穩”。看準了的、市場效果好的做法要堅持,不要輕言改變。新股發行制度好不好,叫“註冊制”還是叫“核準制”,不是根本性和決定性的問題。衡量發行制度優劣的核心是上市公司品質高低,要持之以恒地提高審核品質,提高上市公司品質。類似已被證實和得到公認的政策,要堅持“穩”。三是市場運作要“穩”。要做好供需調控,引導各類投資者理性投資,打擊興風作浪者,避免無厘頭的大漲大跌。四是打擊違法違規行為要“穩”。要持之以恒,“邁著不變的步伐”,抓好日常稽查和重點稽查,依法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2017年要繼續抓鼠逮狼,要採取綜合有力措施打擊所謂的“大鱷”。五是矛盾化解和處置機制要“穩”。對市場運作中的各種問題和現象反應要靈、判斷要準、行動要迅速。六是風險防範和處置機制要“穩”。監管者要提高應對能力,要勇於擔當,要“枕戈待旦”。
在“進”的方面,會議也從六個方面加以闡釋,一是“四個意識”必須要增強;二是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的能力要提升;三是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改革要深化,市場基礎性功能要強化;四是資本市場生態環境要凈化,敢於亮劍,善於亮劍;五是證券期貨行業服務能力和國際競爭力要有所提升;六是開放要有新舉措,法制建設要有新成就。
筆者認為,證券期貨監管系統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直接關係著資本市場發展的大方向、大格局、大戰略,直接關係著資本市場所承載的國家意志和國家利益,直接關係著市場的公平公正公開。
筆者認為,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的能力,就要把資本市場基本功能完善好。融資功能、定價功能、價值發現功能、風險疏解功能、資源配置功能等,是不同主體站在不同角度對市場提出的訴求,改革要統籌這些功能,要加強頂層設計和實踐推動。深化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改革,要與市場基礎性功能建設相統一,要以滿足實體經濟需求,降低實體經濟杠桿率,激勵優勝劣汰,優化資源配置為落腳點。新三板、區域性股權市場,都要進一步強化法治思維,完善監管體制,強化市場主體自我約束機制。
凈化資本市場生態環境,關鍵是強化執法,要敢於亮劍,善於亮劍。所有市場參與者,既要依法辦事,也要講“市場道德”和“市場紀律”。“依法治市”與“以德治市”是統一的,而不是對立的。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包括修改《證券法》,出臺補齊相關司法解釋,修訂《刑法》相關條款,為依法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提供法律武器。
切實增強證券期貨行業服務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是中國資本市場強大起來的最終表現。必須採取立體措施,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強、專業也強的包括投行、會計、律師等在內的聯合編隊。這支隊伍既為國內市場主體提供優質服務,也為國際市場主體提供優質服務,是統籌國內國際因素、統籌國內國際市場的生力軍。2017年,要在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下進一步擴大開放,在開放發展中提高中國資本市場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