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金融

“2016監管年”證監會涉訴43起 今年保持監管高壓

2017年01月22日 09:14:48  來源:新京報
字號:    

  “2016監管年”證監會涉訴43起

  連創三年新高,主要包括資訊披露、編造虛假資訊、大股東違規減持等;2017年證監會將保持“監管高壓”

  新京報訊 (記者王全浩)對A股來説2016年是一個監管年,在證監會保持對資本市場高壓監管的態勢下,證監會涉訴案件也在增加。據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1月20日透露,2016年此類案件達43件,連續三年增長並創新高。

  去年證監會勝訴16件敗訴2件

  證監會表示,隨著證監會執法力度不斷加大,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涉訴數量增長明顯。面對行政處罰訴訟多發、高發的態勢,證監會積極主動地配合法院司法審查,依法開展行政應訴工作。

  從起訴的企業來看,去年11月23日,創造了1001份議案的ST慧球發佈公告稱將起訴證監會,因造假上市而被退市的欣泰電氣也在嘗試“翻盤”,在今年1月3日的公告中稱,將繼續起訴證監會。除此以外,起訴證監會的企業還有大智慧、風神股份、九潤管業等。

  起訴原因則較為複雜,根據證監會的披露,證監會涉訴案件呈現多樣化、新穎化趨勢,案件類型既包括資訊披露等傳統案件,也包括編造傳播虛假資訊、上市公司大股東違法減持股票等歷史上首次涉訴的新型案件。

  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稱,2016年法院對涉及證監會行政處罰的24件案件作出判決或裁定,其中勝訴16件,原告主動撤訴6件,一審敗訴2件(涉及同一處罰決定)。對一審敗訴案件,證監會已依法提起上訴。張曉軍認為,“證監會行政處罰應訴結果表明,證監會行政處罰經得起司法審查的檢驗。”

  “行政處罰多采取頂格處罰”

  證監會高壓監管的態勢在去年年初就已確立。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稱:“在行政處罰案件中,執行部門往往多會採取頂格處罰。”而多位券商人士則告訴新京報記者,“過去一年他們面臨很大的監管壓力,都很緊張。”

  進入2017年,證監會將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張曉軍表示,證監會將繼續堅定推進依法從嚴全面監管,保持對各類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以“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的嚴格執法,為證券期貨市場的長期穩定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 相關新聞

  證監會:IPO審核涉親屬全面回避

  新京報訊 (記者王全浩)1月20日證監會公佈了2017年1號、2號公告。內容包括,細化IPO審核履職的回避制度;進一步規範了發行審核工作的接待方法。證監會稱,“修訂後的兩個規定從嚴並細化了涉及親屬的回避事項,做到制度上不留死角。”

  涉配偶父母子女均應回避

  具體來看,證監會稱此次新修訂的回避制度,回避範圍更加嚴格。涉及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等在監管對象或者相關仲介機構任職的,無論其職務高低,均應回避。對於其他相關親屬在監管對象或者相關仲介機構,擔任中層以上職務的,無論其從事業務是否與發行業務直接相關,均應回避。

  此外,對於再融資申請企業,增加親屬為持股5%以上的股東,審核工作人員也應回避。

  據了解,發審委是中國證券發行審核的核心部門,它直接決定企業能否進入資本市場,發審委在坊間也被稱為“造富工廠”。

  公開資料顯示,發審委委員的組成由證監會的專業人員和證監會外的有關專家組成,其中就包括了律師、會計師等外部仲介機構的專業人士。

  “進一步紮緊制度籠子”

  一位參與報審的券商人士稱,雖然證監會明令禁止擬上市企業和發審委委員之間私下接觸,但很多企業都會試圖“做工作”,工作手法更是多種多樣,此外選擇“有關係”的仲介機構做“保護”也是業內公開的秘密。2015年落馬的證監會原副主席姚剛,其妻子胡蓉暉此前任中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1月20日證監會公告稱,將規範發行審核預約接待工作。其中反饋意見重大問題、諮詢重大政策和審核標準、需要當面溝通的特殊情況,可以當面溝通;其他問題鼓勵通過電子郵件、電話形式溝通。同時要求,雙人接待、不得私下接觸;與發行審核無關的來訪,是明確不屬於需要接待的事情。

  - 數據

  2016年證監會共對183起案件作出處罰

  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218份,同比增長21%

  罰沒款共計42.83億元,同比增長288%;

  對38人實施市場禁入,同比增長81%。

  焦點1 嚴查大股東違規減持

  大股東減持,被股民們形容為“抽血”。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股份轉讓是上市公司股東的基本權利,但權利行使必須依法合規、不影響市場秩序。

  張曉軍稱,大股東在減持股份時應當誠實守信、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自律規則並遵守承諾。對於減持過程中涉及的違法違規行為,證監會都將堅決查處,嚴格追責。

  2016年1月7日,證監會頒布了《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作為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期間18號文的銜接制度,對大股東及董監高施加了減持數量、預披露等方面的限制。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東在減持時應當特別注意,一是減持數量不能超標,二是減持前要預先披露。

  舉例來看,去年7月顧地科技股東因前期違規,所持股份在六個月內不得減持,但其卻無視規定,收到了證監會的警示;金新農大股東減持股份達到了公司總股本的5%,但未及時披露權益變動報告書,遭到查處。

  焦點2 抑制上市公司過度融資

  證監會披露數據顯示,2016年IPO及再融資(現金部分)合計1.33萬億元,同比增長59%,其中再融資規模創下歷史之最。此外,2016年A股上市公司減持規模仍達約3600億元,約20家上市公司股東先後公佈“清倉式”減持計劃。大股東不經營企業創造利潤,而一心套現離場的市場怪象成為坊間批評的焦點。

  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稱,上市公司再融資是促進社會資本形成、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但目前也存在一些問題,突出表現在部分上市公司過度融資,融資結構不合理,募集資金使用隨意性大、效益不高等。

  張曉軍稱,下一步,證監會還將採取措施限制上市公司頻繁融資或單次融資金額過大,健全上市公司募集資金使用現場檢查制度,督促保薦機構對在審上市公司再融資項目進行復核。

  同時對再融資制度進行調整。嚴格再融資審核標準和條件,解決非公開發行與其他融資方式失衡的結構性問題,發展可轉債和優先股品種,抑制上市公司過度融資行為。

  焦點3 對IPO企業進行現場檢查

  根據證監會公告顯示,證監會首次對IPO企業進行了現場檢查,通過檢查,發現部分企業披露情況與實際情況存在差異,會計核算不規範,關聯方和關聯交易披露不完整等問題。證監會稱,將以約談提醒、反饋意見函形式告知並督促發行人及仲介機構予以整改、落實。對於部分仲介機構或簽字人員存在的對招股説明書披露資訊核查不充分、重要事項核查不到位、工作底稿不完善等執業品質問題,已移送我會相關部門按程式處理。

  在現場檢查中,聖元環保、基美文化被點名。其中聖元環保存在未披露關聯方資金往來、部分貸款發放至實際控制人個人賬戶、大額現金支付等問題;上海基美文化存在銷售收入確認與實際情況不一致、財務人員兼職關聯方財務工作、未披露部分關聯方關係、銷售佣金實際情況與披露資訊不符等問題。

  此外,對於A股關心的並購重組問題,證監會表態稱,將重點遏制“忽悠式”、“跟風式”和盲目跨界重組,引導資金更多投向有利於産業整合升級的並購重組,趨利避害。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