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年中經濟觀察:防範國際資本流動帶來衝擊

2016年07月22日 10:00:47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今年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繼續走向分化。美國加息進程啟動、歐日等經濟體寬鬆政策加碼,加上英國脫歐公投等事件,都對各國産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展望下半年,各國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還須繼續防範各種不確定性事件和國際資本流動帶來的衝擊。

  分化仍是今年以來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的主旋律。中國建設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韓會師認為,“雖然美國的加息進一步延遲,但並不意味著貨幣正常化腳步的終止,加息將高度依賴美國的經濟數據,若數據仍保持上升,那麼大方向就不會改變”。

  去年年底,美國加息進程正式啟動,但今年以來,美聯儲暫時還沒有進一步動作。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其貨幣政策正常化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最新數據顯示,美國勞動力市場改善有所放緩,進一步寬鬆似乎為時尚早。近期的英國脫歐也在很大程度上拖延了美聯儲加息的腳步。

  與此同時,歐日等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走向卻與美國相反,以寬鬆為主,並有繼續加碼之勢。具體來看,歐央行今年以來延續了寬鬆貨幣政策,英國在寬鬆的基礎上,為了抵禦脫歐衝擊,市場普遍預計年內會有一次降息行動。

  今年1月,日本已經實施了“負利率”。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甚至表示,必要時日本央行有可能在目前-0.1%的基礎上進一步下調存款利率,以刺激消費和投資,抵抗通貨緊縮。在英國脫歐的背景下,摩根大通預測,日本很可能進一步將利率由-0.1%下調至-0.3%,將不動産投資信託的買入規模由900億日元擴大至2000億日元。

  貨幣政策的分化,根源是經濟發展的分化。“美國貨幣政策之所以與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不同,源自於其經濟基本面向好。”謝亞軒説,美國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後,雖然經歷較長時間的休整,但確實在諸多發達國家中,率先走出了危機的陰影,經濟持續溫和回升,具備貨幣政策回歸正常的基礎條件。相比之下,歐日等經濟體仍無起色。同時,多數新興市場國家基於現有的技術水準和發展結構,還沒有發現新的增長點,無法維持以往的增長勢頭,只能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

  英國脫歐進一步強化了歐盟保持量化寬鬆政策的預期。謝亞軒表示,為了對衝貨幣貶值、資金外流以及經濟不景氣等問題,歐洲各國央行紛紛表態,向市場提供足夠的流動性。長期來看,對於未來一段時間經濟可能面臨的波動加劇,更進一步加深了歐盟、日本以及其他主要經濟體貨幣寬鬆政策的必要性,以衝抵負面影響。

  其他不確定性因素也將影響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的走向。韓會師表示,英國脫歐後的相關談判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過程本身充滿不確定性,一系列貿易、投資、就業等方面的變革和調整,使歐洲市場脆弱性上升,這都會加劇英國及歐洲各國經濟波動。由於歐盟體量巨大,世界經濟也難以獨善其身。英國退歐可能引發的系統性風險將加劇歐盟和全球信用風險複雜性,也會拖慢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

  貨幣政策的分化將不可避免地對其他國家産生外溢影響,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美國加息使得美元升值,這將吸引避險資産回流,資本的流出會導致新興市場國際匯率貶值壓力加大、資産價格波動加劇等,這也將考驗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政策。

  “突破全球經濟增長長期低迷的陷阱,強化全球合作的重要性凸顯。”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在研究報告中指出,要著力協調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的取向,關注外溢影響、提高透明度,減少貨幣政策分化對國際資本流動帶來的負面衝擊。

  謝亞軒也強調,發達經濟體在制定貨幣政策時,應當考慮到政策的外溢效應,同新興市場國家建立政策的溝通和協調機制。新興市場國家在防範衝擊方面,首先要提升匯率彈性;其次要保持政策彈性,以適應周邊的環境;此外,為了應對突發的資本異常流動,還可以採取臨時性的管制等措施。(經濟日報記者 陳果靜 曹力水)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