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IT

蘋果風頭強勢 手表兩周全球銷量達300萬只

2015年04月29日 15:36:44  來源:北京商報
字號:    

  近日,蘋果Apple Watch上市受到熱捧,第三方機構預測上市前兩周全球銷量將達300萬只,這有望給蘋果帶來20億美元的收入。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搶在Apple Watch面市一年多以前就涉足智能手表市場的安卓廠商,卻因為陷入銷量緩滯,無一家敢公布數據。面對Apple Watch的強勁風頭,安卓陣營中誰能出頭來抗衡?

  蘋果風頭強勢

  上周五,蘋果Apple Watch在國內正式上市,向首批預訂的用戶發貨。由于產能供貨有限,Apple Watch銷售使“黃牛”掀起新一輪的加價銷售潮,標準版和運動版最高加價千元賣。

  據第三方研究機構調研預測,Apple Watch上市前兩周的全球銷量將突破300萬,包括180萬只運動版、120萬只標準版和約4萬只18K金版Apple Watch。

  Think Big分析師卡爾·豪威指出,Apple Watch可能將超越iPhone成為蘋果公司利潤率最高的產品,特別是18K金版。他預測,Apple Watch將給蘋果帶來20億美元的收入,利潤率高達60%。

  隨著Apple Watch登陸國內市場,關于蘋果手表的各種“段子”充斥著各種社交網絡平臺,同時還滲透到流行文化中,一時之間好不熱鬧。

  就在Apple Watch上市的兩天後,蘋果方面的數據顯示,目前已有3000款針對蘋果手表的App應用登陸蘋果App Store,包括微信、支付寶、微博等國內用戶常用的App。

  “不得不說,蘋果Apple Watch成為目前智能手表領域受關注最高的產品,可能也會是市場銷量最好的一款可穿戴設備,這與蘋果長期累積的龐大果粉有著密切關係。”一位行業觀察人士如是說道。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對Apple Watch的高價表示了擔憂,運動版、普通版的Apple Watch分別售價2588元、4188元起,甚至比一般智能手機的價格還要高,或許部分果粉會不惜重金購買,但如此高的門檻打開增量市場的話恐怕很難。

  安卓廠商跟隨

  需要指出的是,早在Apple Watch上市一兩年前,包括手機廠商、運動品牌、家電廠商、互聯網企業都推出了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腕帶,一度令人產生智能可穿戴設備即將爆發的錯覺。

  不得不提到的是蘋果的老對手三星,早在2013年9月,三星在發布Note 3旗艦機的同時推出了首款智能手表Gear,至今Gear家族成員不斷擴容,然而Gear市場表現平平,不僅沒有成為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的顛覆者,而且甫一上市就受到消費者的廣泛吐槽,如外觀設計醜、電池續航能力差、體驗欠佳、功能創新不足等。這在一定程度上讓三星為Gear投入的營銷推廣費用未能獲得預期的回報。三星電子的財報當中也一直沒有列出Gear的實際銷量,即使目前三星電子正處于凈利下滑的尷尬情況下,Gear也並未起到提振作用。

  一位國產手機廠商高管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雖然各個廠商都覺得生態卡位應該涵蓋智能手表一環,市場上的智能手表也已經五花八門,但現在幾乎大多數廠商都無法從智能手表上賺到錢。”

  隨著Apple Watch遭熱炒,大大小小的安卓手表制造廠商也跟風為自己的智能可穿戴設備造勢博眼球,希望借此拉動銷量。不過,目前來看,還沒有一家廠商能與蘋果Apple Watch形成對抗。

  計世資訊分析師郭暢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分析:“在蘋果之前智能可穿戴設備並未火起來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廠商普遍採用低價(往往在1000元左右)策略來搶佔市場,這樣做的直接結果就是制造工藝不精致,用戶體驗較差,甚至給用戶帶來了不少負面問題;二是用戶的佩戴習慣決定了智能手表/手環難以形成大規模應用。”

  另據艾媒咨詢的市場調研結果來看,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市場生命周期最多只能維持3個月,而大多數用戶在使用智能手環、手表等設備最多半年後就會放棄。這或許就是整個安卓陣營雷聲大雨點小的原因。

  市場普及尚遠

  一如智能手機領域安卓陣營與蘋果的對壘之勢,誰能在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設備領域站出來抗衡蘋果?這一問題暫未有明確的答案。相比于蘋果iOS封閉生態對用戶的黏性,Android陣營的“大家長”谷歌還在為Android Wear的生態構建而努力。

  然而,在郭暢看來:“即使品牌溢價能力高如蘋果,Apple Watch在國內的銷售也很可能會出現高開低走,即上市初期炒得很熱,但後期增長速度會很快降下來。”

  智能手表核心功能並不明顯,它到底是手表飾品還是智能設備?是智能手機的配件,還是獨立于手機之外的新設備?從眼下來看,包括蘋果、三星等在內的大多廠商並沒有一個清晰的定位,與智能手機的功能重合成為智能手表難以普及的症結問題。

  雖然Apple Watch的關注度蓋過以往任何一家科技公司的同類產品,但面臨的一大硬傷和競爭對手一樣,即續航問題。電信專家項立剛此前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智能手表應用不斷擴充,但操作使用起來仍比較麻煩。業界普遍認為,智能可穿戴設備是繼智能手機之後的下一個爆發市場,不過目前來看,這一市場爆發仍非短期內可實現的。

  郭暢指出,智能手表本身定位不清晰,對用戶的吸引力有限,實際上它很難形成大規模的普及局面,預測未來智能手表、手環、腕帶等設備會趨向功能分化,像主打GPS定位的、運功健康等,面向老人、兒童、寵物、女性等特定用戶群的。由此來看,Apple Watch對行業的意義在于,讓廠商看到智能手表同樣也可以做到制造工藝精致。只是,像iPhone一樣“一款產品打天下”的局面將難以再現。

[責任編輯:趙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