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法治課代表|最新立法“知識點”來了!破解哪些民生“關鍵事”?

2021-08-19 08:46: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近日,個人資訊保護法草案等與民生領域息息相關的多部法律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法律案中都有哪些重要“知識點”、將會破解哪些民生“關鍵事”?

  個人資訊保護法草案三審

  針對性更強 進一步回應社會關切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網際網路新技術的廣泛使用,隱私保護和個人資訊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個人資訊保護法的立法備受矚目。

  與此前的草案二審稿相比,草案三審稿進一步回應社會關切,對應用程式過度收集個人資訊等問題作出更具針對性的規定:

  ·處理個人資訊應當具有明確、合理的目的,並應當與處理目的直接相關,採取對個人權益影響最小的方式。收集個人資訊,應當限于實現處理目的的最小範圍。

  ·個人資訊處理者通過自動化決策方式向個人進行資訊推送、商業行銷,應當同時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徵的選項,或者向個人提供拒絕的方式。

  ·草案三審稿將不滿十四週歲未成年人的個人資訊作為敏感個人資訊,並要求個人資訊處理者對此制定專門的個人資訊處理規則。

  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草案提請審議

  又一次重大修改

  17日,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這是自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修改人口計生法以來,對這部法律的又一次重大修改。

  此次的修正草案重點圍繞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取消社會撫養費等制約措施、配套實施積極生育支援措施進行修改,同時強化對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前計劃生育家庭權益的保障。

  審議修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的議案

  現行法亟需修改完善

  現行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2018年對個別條款作出修正。20多年來,我國噪聲污染防治的形勢已發生了重大變化,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亟需修改完善。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17日審議修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的議案。其中草案針對當前噪聲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強分類管理,同時明確法律責任,加大處罰力度。

  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二審

  為依法嚴懲利用未成年人從事有組織犯罪開出“藥方”

  近年來,一些未成年人被脅迫、利誘參與、實施黑惡勢力犯罪,有的黑惡勢力甚至利用刑法關於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有意將未成年人作為發展對象,以此規避刑事處罰,嚴重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破壞社會治安秩序和社會和諧穩定。

  為防止黑惡勢力侵害未成年人,17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二審稿,進一步完善涉及未成年人的反有組織犯罪工作的規定。

  家庭教育法草案進入二審

  立法保障“雙減”工作

  本次會議審議的家庭教育法草案二審稿,將法律名稱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同時進一步明確家庭教育的概念。

  草案增加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援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為家庭教育事業進行捐贈或者提供志願服務,對符合條件的,給予稅收優惠。

  草案二審稿進一步明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活動,不得組織或者變相組織營利性教育培訓。同時,草案將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依法設立的家庭教育服務機構明確為“非營利性家庭教育服務機構”,並對家庭教育服務機構超出許可業務範圍的行為規定了處罰。

  醫師法草案進入三審

  強化保障醫師執業安全

  醫患衝突時有發生,為加強保障醫師執業安全,醫師法草案在總則中明確規定,醫師依法執業,受法律保護,醫師的人格尊嚴、人身安全不受侵犯,並專設一章完善各項保障措施,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醫療衛生機構的職責,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阻礙醫師依法執業,干擾醫師正常工作、生活。在此基礎上,草案三次審議稿進一步充實完善相關規定:

  一是明確醫師在公共場所因自願實施急救造成受助人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

  二是明確醫療機構應當參加醫療責任保險或者建立、參加醫療風險基金。

  同時,為保護患者合法權益,防範“過度醫療”,醫師法草案詳細規定了醫師在執業活動中應當履行的義務、開展醫學臨床研究和診療活動等的規則。醫師在執業活動中應當遵守上述規定,使用適宜技術和藥物,合理診療,因病施治。如果醫師對患者實施了不必要的檢查、治療,造成不良後果的,醫師法草案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文字:盧俊宇 設計:王曄 資料來源:新華社、中國人大網)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