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麵”拉動百億産業鏈
“一碗麵”拉動百億産業鏈
想吃一碗臊子面,凈寧波卻端來了一口“鼎”——臉盆大的“鼎”下火苗低燃舔燒,鼎中熱湯香翻味涌。“這是我們招待貴客的‘鐘鳴鼎食臊子面’”,滿臉笑容的他自豪地向來賓介紹。
凈寧波是陜西秦憶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身為岐山人的他在當地打造了一個岐山臊子面文化産業園,“鐘鳴鼎食臊子面”是這個園區的招牌餐飲。
凈寧波將周之禮器“鼎”和源於周的“臊子面”相結合,開發出了“鐘鳴鼎食臊子面”。他説要把岐山豐厚的周文化和“岐山臊子面”融匯起來,打造更上檔次、更具規模、更具文化品味的臊子面産業。
這也是目前岐山縣正全縣力推之事——做大做強“一碗麵”經濟。
強龍頭,定標準,塑造大品牌
岐山臊子面雖名震三秦,但長期停留在街頭巷尾的“農家樂”階段,如何將其發揚光大,並拉動産業鏈,帶動當地經濟?岐山縣提出了打造以臊子面為龍頭的“一碗麵經濟”,通過龍頭企業帶動産業鏈,特色産品提升價值鏈,電商物流串起供應鏈,推進臊子面“品牌化、産業化、市場化”。
凈寧波的陜西秦憶濃食品公司就是該縣大力扶持的龍頭企業之一,企業的岐山臊子面文化産業園,集臊子面民俗體驗、觀光旅遊、形象展示于一體。該公司生産的即食型臊子面以非油炸、麵條直、味道純等享譽市場。
目前,公司5家直營店的日銷售額達3萬元,開發的15種即食型、料理型岐山臊子面新品種,經電商平臺銷往北京、廣東、雲南等省市,正讓“岐山鄉味”變成“中國味道”。
為了做大做強“一碗麵”,岐山縣制定了“一碗麵”産業發展政策,設立了産業專項發展基金,出臺了扶持優惠政策。在全力推進臊子面“品牌化、産業化、市場化”中,首先強調“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就是克服過去的散、亂、小,通過制定食材、加工、流程等的標準,引導臊子面向高品優質方向發展。岐山各個龍頭企業率先響應並積極努力。在凈寧波的岐山臊子面文化産業園,各種食材都有標準,且做面、調湯、制臊子、切底菜等各環節都實現了機械化、流水線生産,並按照標準量進行抽真空包裝。
凈寧波説,按照“原産地食材基地+生産基地+中央廚房+品牌門店”“生産基地+加工企業+商超+電商”的産銷模式,他們有望在全國開設1000家岐山臊子面加盟店。
除了臊子面,岐山另一個特色小吃“捍麵皮”也風靡三秦,被岐山縣納入到“一碗麵”經濟中。
岐山縣委副書記張會亞説:“龍頭起來了,標準有了,我們就可以從臊子面、捍麵皮所涉及的所有環節入手,把相關産業鏈都做起來。”
建基地、強科研,拉動産業鏈
一碗岐山面,涉及多少食材?
岐山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馮子敬掰著指頭説:小麥、豬肉、香醋、秦椒、胡蘿蔔、木耳、豆腐、蒜苗等。要做出好面,這些食材都必須高標準,嚴要求。
為此,岐山建立了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岐山優質小麥試驗站,通過試驗示範,帶動全縣發展20萬畝特色優質小麥、10萬畝蔬菜、5萬畝油菜、5萬畝辣椒、20萬頭生豬,初步形成了全程可追溯的“一碗麵”優質原料供應基地。
益店鎮是岐山重點打造的萬畝富硒小麥基地,建設了優質小麥種植及精深加工基地、食醋釀造基地、經濟作物種植基地,培育了“鳳鳴倉”富硒小麥粉、“天誠食醋”等名優品牌,初步形成了“生産、加工、銷售”全面協調發展的産業格局。
看著滿倉庫金燦燦的小麥,周垣沃土生態農業合作社負責人巨禮讓很高興:“依託西農大的有機小麥技術,畝産增加了近20%,産值800萬元。年底日産30噸小麥加工生産線投産後,産值可達1600萬元。”
在岐山,“一碗麵”經濟産業鏈,不僅促進了上游的小麥、蔬菜、辣椒和生豬産業發展,還帶動了下游麵粉、辣椒面、食醋、鍋盔、臊子肉等産業的聯動發展。“一碗麵”已成為拉動當地經濟發展、帶動農戶致富的有力支柱。
張會亞説,“一碗麵”是三産融合發展的全産業鏈經濟,通過打造直供原糧基地、萬畝花椒産業帶、生豬養殖聚集區、直供蔬菜基地、優質水果種植園等産業園區,已形成“‘一碗麵’前品味周文化,‘一碗麵’中品鑒一桌菜,‘一碗麵’後品嘗一盤果”的發展格局,帶動了農業的高品質發展。
目前,岐山縣“一碗麵”經濟的市場總産值已達125億元,其中一産的原料種養,年總産值32億元;二産的食品加工和製造業,年總産值58億元;三産的餐飲、旅遊、物流、電商、線下銷售等行業,年總産值35億元。
岐山縣委書記蘇少敏介紹,“一碗麵”經濟前承種養業,中載加工業,後連餐飲業、文化旅遊業。下一步將按照“岐山臊子面、岐山捍麵皮兩輪驅動,一二三産深度融合,加快全産業鏈發展”思路,做大一産,推動農業提質增效;做強二産,實現工業轉型升級;做靚三産,促進經濟文化發展,力爭到“十四五”末,全縣“一碗麵”經濟總産值超過200億元。
何汪維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黃博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