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知産”變“資産”還要越過幾重山?

2020-04-14 14:08: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評估難 人才缺 配套弱

  “知産”變“資産”還要越過幾重山?

  專家建議完善相關規範指引,培育專業評估機構,加強配套交易制度建設

  伴隨經濟結構轉型、高品質發展的持續推進,我國一些地區不斷推進智慧財産權證券化,將“知産”變為“資産”,為不少高新技術企業雪中送炭提供融資便利。

  記者調研發現,將社會資産的“尺規”由自然稟賦型的房産、地權,向知識稟賦型的技術、專利演化推動,將成為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的“密鑰”,蘊含巨大潛力。但同時,“知産”變“資産”尚存評估難、人才缺、配套弱等“幾重山”亟待翻越,需要政府、企業、仲介機構等共同努力。

  “知産”而非“房産”

  助力科技企業融資

  智慧財産權證券化在我國還處於探索階段。業內人士稱,發行智慧財産權證券化産品,有助於促進企業智慧財産權的交易及運用,打通智慧財産權創造過程中的“融資、交易、運營”業務鏈條,拓寬輕資産運營科技型企業融資渠道。

  去年底獲得1000萬元融資,今年3月獲得1500萬元融資,智慧財産權證券化獲得的“活血”,在疫情當下讓潤貝化工董事長劉俊鋒如釋重負。

  據劉俊鋒介紹,潤貝化工是進行航空新材料研發、生産、銷售的綜合服務商,比如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新型高分子季銨鹽材料,可製成消毒劑、洗手液等,應用於飛機客艙、機場等場景。

  “疫情給航空業帶來很大衝擊,我們也受到一定影響。智慧財産權證券化融資成本低,用‘知産’質押而非房産抵押,可以説為我們雪中送炭。”劉俊鋒説。

  潤貝化工位於深圳市南山區,這裡匯聚了超160家上市企業、超400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有“中國矽谷”之稱。騰訊、中興、邁瑞、大疆、傳音、康佳……一大批科技巨頭的背後,是南山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約佔全國1/8的“知識稟賦”。

  如何將“知産”進一步流通,發揮更多更大作用?

  今年3月下旬,“南山區-中山證券-高新投”智慧財産權資産支援專項計劃正式發行,在南山區具有“知産”的4000余家企業中,相關機構篩選出12家為疫情防控作出貢獻的企業入池,包括開立醫療、菲鵬生物、潤貝化工、新綸科技等。

  中山證券總裁胡映璐介紹,12家企業實際融資成本為年利率2.98%,發行規模3.2億元,基礎資産借款人或其關聯方以其持有的智慧財産權(發明專利、實用新型等)向深圳市高新投小貸公司提供質押,涉及50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

  “從項目一開始初期接觸,到菲鵬智慧財産權的選擇、評估確認,到最後項目的落地,前後一共才兩周的時間。”從事體外診斷原料和試劑業務的菲鵬生物財務總監宋宇説,公司當前原料需求急劇放大,資金的快速到位及時助力菲鵬擴大産能。

  “從‘知産’到‘資産’,這次發行的産品具有抗擊疫情主題明確、底層智慧財産權品質優良、企業融資成本低廉、對接融資金額較大的特點。”深圳市南山區委書記王強説。

  記者調研了解到,智慧財産權證券化在國際金融領域有不少嘗試,但在我國還處於探索階段。從國內現有産品發行情況來看,因基礎資産形態不同,近年來主要有融資租賃債權、應收賬款債權、小額貸款債權等模式。

  ——融資租賃債權模式。“第一創業-文科租賃一期資産支援專項計劃”2019年3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這一産品基礎資産為以智慧財産權未來經營現金流為償付基礎形成的應收融資租賃債權,租賃標的物涉及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著作權等智慧財産權共計51項,産品發行總規模達7.33億元。

  於今年3月3日完成首期發行的“浦東科創1期智慧財産權資産支援專項計劃”,也屬於這種模式,首期項目融資額3800萬元。在交易設計上,由浦東科創集團旗下的上海浦創龍科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作為原始權益人,分別與9家企業(專利權人)簽署專利許可合同,一次性向企業支付專利許可使用費,獲得專利再許可權,形成該證券化産品基礎資産。

  ——應收賬款債權模式。“奇藝世紀智慧財産權供應鏈金融資産支援專項計劃”于2018年12月1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獲批,並於同年12月21日發行,發行規模4.7億元。該産品以電視劇著作權交易形成的應收賬款債權為基礎資産,發行主體為愛奇藝旗下的北京奇藝世紀科技有限公司。

  ——小額貸款債權模式。該模式以“南山區-中山證券-高新投智慧財産權1期資産支援專項計劃”為代表。此外,2019年12月26日,整體規模10億元、首期規模1.24億元的“平安證券-高新投智慧財産權1號資産支援專項計劃”也屬於此類模式,這一産品中,企業以其擁有的智慧財産權(專利、軟體著作權、實用新型等)作為質押物,從深圳市高新投小貸公司獲得利率低至5%的相應貸款。

  深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發行智慧財産權證券化産品,有助於促進企業智慧財産權的交易及運用,打通智慧財産權創造過程中的“融資、交易、運營”業務鏈條,拓寬輕資産運營科技型企業融資渠道。

  截至今年3月底,深交所已對5單智慧財産權證券化項目出具無異議函,擬融資規模60.34億元,其中已發行5期,發行規模24.47億元,市場份額佔比58%。

  “知本”到“資本”

  幾座大山待翻越

  不少業界人士表示,當前的企業融資仍以不動産抵押等作為主要方式,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往往作為補充,或者是在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中加入股權、房産、土地等傳統抵押財産。從國內智慧財産權融資發展情況來看,仍普遍存在智慧財産權評估難、人才缺、配套弱等問題。

  一些高新技術企業負責人表示,智慧財産權這類無形資産在過去價值評估體系下很難被準確評估,同時,傳統銀行融資的企業價值評估方法較少將智慧財産權類資産納入有效評估體系。創新型企業早期由於沒有形成有效銷售收入、正向凈利潤、凈現金流或者足夠的固定資産,導致很難獲得早期發展的資金支援。

  嗷嗷待哺的中小創新企業,往往面臨難有房産等實物抵押的窘境。當目光投向企業“知産”時,專利、版權等智慧財産權評估難成為棘手問題。

  “我國智慧財産權運營仍然處在萌芽階段,智慧財産權的流通性偏弱,致使智慧財産權處置難。由於處置困難,智慧財産權運營數據少,最終使智慧財産權評估的難度加大。”北京中金浩資産評估公司高級合夥人劉凱達説。

  業界人士介紹,未來收益法被普遍應用於智慧財産權價值評估工作。以“南山區-中山證券-高新投智慧財産權1期資産支援專項計劃”為例,中金浩選出相關企業的核心專利,了解該專利對應的産品,核實該産品在財務數據的比重,並對企業在同一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做判斷,最後基於專利技術的所有權價值進行評估。

  “傳統的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操作流程較長,無形資産的定價、質押還沒有規模化與標準化。時間週期長,企業往往需要面對多個機構,操作和溝通成本較高。”劉俊鋒説。

  複合型人才匱乏、仲介機構專業度較低也是智慧財産權證券化的痛點。

  劉凱達説,智慧財産權證券化是在資産證券化的基礎上融合智慧財産權運營,但是目前能在這兩個領域實現跨界的人才較少,能同時協調政府、融資企業、發行人、三方差額增信、券商、律所、評估機構、評級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多個部門的團隊就更稀缺了。

  “企業一開始有顧慮,擔心融資成本高。為此,南山區舉辦了多場推介活動。”南山區工業和資訊化局副局長胡再霞説,中小企業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成本普遍偏高,智慧財産權評估難度較大,配套基礎環境建設有待提升。

  不少業內專家認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智慧財産權質押融資成本偏高,本質上是專利流轉、交易等配套環節未能打通,存在“堵點”。並且由於智慧財産權交易市場不成熟,智慧財産權質押物處置變現難,變現時往往低於評估價格。金融機構對評估結果持謹慎態度,採取上浮貸款利率、降低質押率等措施。

  政府貼息是現階段我國智慧財産權證券化産品利率維持在低位的重要舉措。在“南山區-中山證券-高新投智慧財産權1期資産支援專項計劃”項目中,為了降低發行利率,南山區貼息一半,將利率從5.96%降至2.98%。

  地方國企也在撮合智慧財産權證券化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深圳市高新投集團副總裁遲東妍説,“南山區-中山證券-高新投智慧財産權1期資産支援專項計劃”以深圳市高新投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發放的智慧財産權質押貸款債權為基礎資産,高新投串聯起地方政府、金融機構、仲介機構等相關角色,並把擔保費率降至1個點。

  劉俊鋒等人認為,歸根到底,優質的智慧財産權才是後續資産證券化的基礎。在不少情況下,國內一些所謂“智慧財産權”價值並不高,存在欠缺原始創新、優質創新,高校科研與産業化“兩張皮”等現象。

  “自然稟賦”到“知識稟賦”

  推動資産“尺規”升級

  專家提醒,我國智慧財産權證券化需要完善相關規範和指引,發展智慧財産權證券化需要“規則先行”,完善相關規範指引,加強配套交易制度建設。

  “智慧財産權證券化等相關産品,正在將社會資産的‘尺規’由自然稟賦型的房産、地權,向知識稟賦型的技術、專利演化推動,蘊含巨大潛力。”胡映璐説,但這個方向路漫且長,需要更加優質的原始創新基礎資産,需要高品質發展不斷向前邁進。

  目前,我國智慧財産權證券化操作主要依據證監會2014年發佈的《證券公司及基金子公司資産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以及證券交易所對資産證券化的相關解釋。針對智慧財産權證券化的定義、稅收安排、産品交易、資訊披露等具體法律規範較少。

  專家建議,可以採用地方性法規或政府規章的形式先行先試,對智慧財産權證券化問題做出專門規定和具體操作管理辦法,為開展智慧財産權證券化業務提供清晰指引。

  與此同時,需要完善無形資産估值體系,培育智慧財産權等無形資産專業評估機構,進一步提高評估、增信等服務品質,加強智慧財産權證券化配套交易制度建設。

  一位智慧財産權業界人士表示,智慧財産權作為無形資産具有權利狀態不穩定、現金流波動性大等特點,因此其價值評估比實體資産更加複雜,需要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目前國內仲介機構的資産評估技術和擔保形式尚不足以支撐智慧財産權證券化快速發展。不少企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機構,在專利運營、商標維護、版權分銷、侵權維權等方面欠缺專業能力。

  “企業埋頭創新,可能不清楚智慧財産權的價值和金融屬性。政府、金融機構、仲介機構可以幫助企業發現智慧財産權的價值。”胡再霞説。

  此外,智慧財産權證券化發展初期階段,一定程度的政府扶持不可缺少,這也為成長型創新企業增加一條“走得通”的融資渠道。

  宋宇表示,由於銷售規模、資産規模有限,企業也很難獲得低成本、足夠金額的資金。“相較于傳統融資方式的企業價值評估,或者擔保物的選擇,智慧財産權證券化的出現是一個創新,代表了新的潮流,也為更多知識密集型企業融資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一些專家建議,政府部門可以採用貼息、稅收優惠、發行綠色通道等方式,降低智慧財産權證券化的交易成本和發行難度。在市場發展初期,金融機構、仲介機構在確保收回成本的情況下,予以一定程度讓利,推動“知産”“知本”逐步發展壯大。(記者 孫飛 印朋)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