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看!這張民生答卷可圈可點(堅定信心迎“大考”(17))

2020-03-12 09:30: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為徹底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也是在這一天,洪山體育館武昌方艙醫院舉行休艙儀式,至此,運轉了一個多月的武漢方艙醫院全部休艙。

  隨著方艙醫院休艙,這場戰“疫”的勝利曙光離我們越來越近。更讓我們欣慰的是,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我們做到了兩手抓兩手硬:一方面竭盡全力搶救生命,另一方面千方百計穩就業保民生。且看這張來之不易的民生答卷——

  抓好“米袋子”“菜籃子”

  “越是發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疫情來襲,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饑飽冷暖是黨和政府的最大關切。

  廣西來賓市興賓區蔬菜種植大戶韋幫情這個月忙得很。區裏開闢“綠色通道”,允許經銷商的車輛在報備、消毒後開到田間收購,然後直接配送到社區。韋幫情的農場每天要往城區配菜三四千公斤。

  疫情發生後,各地採取封閉管理、隔離管控、限流限行等防控措施,給生活必需品供應帶來了新的挑戰。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就抓好“米袋子”“菜籃子”作出具體部署,各地各部門想方設法保證群眾生活必需品不斷供、不脫銷。

  江西的“全網電商助農行動”半個月內就幫蔬菜、柑橘、菌菇等滯銷農産品賣出330余萬單;湖南鼓勵電商平臺、微信小程式、微店送貨到府;北京按“作戰圖”明確豬肉貨源、加工和流通單位,並要求按比例銷售到商超、批發市場、機關食堂,做到全覆蓋、無盲區,確保家家戶戶都買得到……

  商貿企業積極響應。老百姓大藥房全國5000多家門店不打烊;盒馬鮮生等電商加大物資調配力度;京東、順豐堅持營業,快遞小哥們堅守崗位,讓物流大動脈“最後一公里”暢通無阻。“兒子滿月了,全家人一個月沒出小區,但大人孩子吃的用的什麼都不缺,我們心裏挺踏實。”哈爾濱市民鄭溪説。

  除了保障人民群眾生活所需,各地還千方百計穩就業。

  3月5日,1400多名陜西漢中勉縣的老鄉登上了K4558次“定制列車”,奔赴上海返崗。連日來,各地人社部門和用工企業積極對接資訊、安排運力,全國已通過專車、專列、專機等方式,“點對點、門到門”運送農民工超80萬人。

  得知新政策實施後每個月能減稅8萬元,一個多月沒開張的成都首膳海鮮食府財務管理人員張曉蘭心裏寬慰了許多。春節後,減免中小企業增值稅、減免企業社保費、醫保費等政策接連出臺,推動企業復工復産,緩解裁員壓力。

  截至3月1日20時,11個省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到90%以上。另據海關總署對2552家外貿樣本企業調查情況顯示,截至2月底,80.6%的外貿企業已經復工。

  生活有保障“穩得住”

  安徽樅陽縣11歲的女孩如鑫,父母常年臥病在床。疫情發生後,鎮幹部第一時間將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送到她家,叮囑她做好自己和家人的防護。為了保障小如鑫上網課“不掉線”,鎮裏還積極對接中國電信,免費為她家的網路提速。

  “縣裏下撥了120萬元資金,對貧困戶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和孤兒等重點困難群體開展臨時性救助,還專門籌集了一批口罩、消毒液、體溫槍送往養老院、孤兒院。”貴州松桃縣副縣長張伶俐説,疫情中,這部分群眾最是讓她牽掛。

  越是艱難時刻,越要關心困難群體。衛生、民政等部門密切關注“一老一小”機構疫情排查和物資保障情況,妥善安置不能返鄉的流動人口,對因疫情在家隔離的孤寡老人、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社會散居孤兒、困境兒童等特殊服務對象進行摸底,開展有針對性的走訪探視和必要幫助。

  春節後,有市民反映:生活成本提高了。疫情還未徹底終結,未來物價還能“穩”下來嗎?也有人擔心:國家減稅降費力度那麼大,僅三項社保費一年就少收5000多億元,養老金、醫保費還能足額發放、及時報銷嗎?

  其實,國家早已經未雨綢繆,做好了應對準備——

  作為製造業第一大國,我們擁有全部工業門類,保供應有基礎;作為移動支付、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第一大國,城鄉“網購”渠道暢通,保流通有條件;5G、大數據等新技術加速覆蓋,幫助人們迅速調整工作和生活方式:上網課、遠端問診,加入新行業或“雲辦公”“雲創業”“雲培訓”……經濟發展有實力、能應變,民生“保障網”韌性足,可抗壓。

  財政部負責人表示,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余已超過5萬億元,雖然今年預計減收4714億元,但影響總體可控,按時足額支付沒有問題;人社部負責人稱,目前全國職工醫保統籌基金累計結存超過1.3萬億元,可支付超過22個月。養老金、醫保金的“基金池”全都穩穩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認為,近期的物價上漲,是供給面受衝擊造成的結構性、一次性上漲,隨著企業復産復工、社會正常運轉,物價漲幅會慢慢回落。

  商務部的檢測數據3月4日對全國百家大型農副産品批發市場的監測數據表明,糧、油、菜、蛋和豬肉批發價格均較1月底有不同幅度的下降。

  涉民政務效率提升,為生産生活有序進行提供保障。

  節後上班第一天,安徽省數據資源局就發出公告,推行“不見面審批”:涉民政務可以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郵遞辦、預約辦。總之,就是老百姓怎麼安全方便怎麼辦。

  近年來,各地管理部門積極利用網際網路手段開展數字政務工程。平時練兵,戰時衝鋒,此次疫情大考中,涉民數字政務服務措施實、效率高,讓廣大群眾面對疫情眼裏有“數”、辦事有“路”、心裏有“譜”。

  還會接著“放大招”

  持續改善民生,我們有很多有利條件。我國經濟總量已接近100萬億元大關,較之以往更有能力應對“黑天鵝”的侵襲。此外,宏觀經濟持續向好,為民生改善提供了堅實基礎——

  “目前生産生活秩序正在恢復,消費、投資、進出口逐步回暖。這樣,改善民生源頭就有活水、就有保障。”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説。

  改革不斷深入,為民生改善注入強大動力——

  “治療肝硬化的恩替卡韋,每片降到了0.6元,而10年前是26元。”北京通州市民劉阿姨感慨,醫保改革好不好,老百姓心裏有本賬。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日前出臺,在醫保待遇、籌資、藥品採購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此外,實質性推進評價體系改革,規範發展民辦教育;優化擔保增信體系,推動普惠金融發展;規範農民工工資管理,保障農民工與城鎮職工同工同酬……2020年這些民生改革將持續推進,為千家萬戶送去更多實惠。

  開放腳步加速,“美好生活”舞臺更加寬廣——

  為鼓勵進口,自2020年1月1日起,我國對850余項商品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其中包括凍豬肉、冷凍鱷梨、非冷凍橙汁等國內相對緊缺或具有國外特色的日用消費品。

  “‘宅’了那麼久,我已經在心裏‘逛’了一遍世界地圖。”北京百姓許洲説,現在中國公民可免簽或落地簽前往70多個國家和地區,等疫情一結束,她就要抓緊時間走起。

  對中國老百姓而言,“買全球”“逛全球”將越來越便利!

  “兩隻手”發力,民生建設再上臺階——

  以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設立污水處理廠後,南京城東污水處理每噸污水處理費由原先的1.58元/立方米下降到1.02元/立方米。

  “PPP模式統籌政府和市場兩種資源,在補短板惠民生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主任焦小平告訴記者,眼下 19個公共服務領域入庫項目已達9458個,投資額14.4萬億元,一大批讓人民群眾切實受益的民生建設工程已經“在路上”。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