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博鰲亞洲論壇嘉賓為新興經濟體解困獻計

2019-03-28 16:07: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博鰲亞洲論壇嘉賓為新興經濟體解困獻計——

  攜手推動全球化發展 創造互利雙贏新格局

  本報記者 朱 琳

  新興經濟體是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新興經濟體在全球化進程中正面臨“兩難”:一方面,受益於全球化和國與國之間的相互依存而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在經濟、金融方面受制於人,經濟發展和經濟決策的獨立性受到很大影響。3月27日,在主題為“新興經濟體:新智慧解碼兩難困局”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如何破解“兩難之困”展開了討論。

  巴基斯坦前總理肖卡特·阿齊茲開門見山:“我想説,其實是沒有‘兩難’困局的。”他指出,無論今天還是明天,世界都在快速地發生變化,不能光看後視鏡卻無視當前所發生的變化,只有正視這些變化,才會思考如何抓住主要問題,從而對症下藥地改革。全球化不是威脅,而是最好機會。作為新興經濟體,在全球化進程中必須做好改變和創新的準備。

  阿齊茲同時指出,改革不能過於複雜,必須精心考慮和全面規劃。在改革過程中,還需要有媒體戰略,光靠政府制定一份改革計劃是不夠的,還需要與老百姓在改革問題上多溝通交流。

  “新興經濟體國家間存在結構性差距,有的國家之間,這種差距還在擴大。”為縮小這種差距,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肯特·凱爾德建議,新興經濟體首先應該實行貿易體制改革。他指出,全球金融體系在過去20年不斷演變,並在有效促進商品、服務流動上作出了貢獻,但依然有一些問題沒有得到充分解決,需要額外的機制來補充。

  其次,要解決基礎設施融資難問題。肯特表示,中國在這個問題上發揮了巨大作用,比如發起建立亞投行和設立絲路基金,“我認為,新興經濟體可以在這方面一起努力,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另外,在檢驗檢疫、交通、安全、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應該推進新興經濟體國家間城市層面的交流借鑒。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提出,當前逆全球化潮流不斷涌現,新興經濟體應攜手反對。“全球化的好處就是讓每個國家和地區可以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和它們所擁有的資源,每個國家和地區可以按照其比較優勢原理,發揮各自所長來更好地分工,從而促進就業、增加收入、保障社會穩定、改善人民福祉。”林毅夫説。

  林毅夫指出,在全球化過程中也會遭遇挑戰。他提醒,藍領工人收入停滯,收入不平等,發達國家中産階級人口比例下降等問題的産生,其根源不在於全球化。解決這一問題,應該通過政府來推進機制改革、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商業環境、加大教育投入,從而提高市場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他強調,“只有推動全球化,才能創造一個互利雙贏的局面。”

  新開發銀行副行長馬斯多普表示,加快新興經濟體的發展,需要做四件事:降低脆弱性、綠色改革、防範中等收入陷阱、關注軟體基礎設施建設。

  馬斯多普分析,資金回流到發達國家可能會造成新興經濟體更脆弱。這要求新興經濟體必須深化本地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改革,與美歐市場做金融風險隔離。他舉例,幾週之前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發行100億元人民幣債券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相當於加強了當地貨幣的風險管理。

  關於綠色改革,他認為,綠色科技將會是新的創新點,也會成為推動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新興經濟體在下一週期的經濟發展中,如果能夠持續投資綠色科技,也能夠降低風險。”

  在馬斯多普看來,中等收入陷阱是新興經濟體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要解決這些人群面臨的發展瓶頸,應該深入當地金融系統和資本市場。

  “新興經濟體在今後促進世界經濟發展中成為一個長期的趨勢。”印度工商聯合會會長桑迪普·索馬尼樂觀地指出,新興經濟體人口在不斷增加,人口結構年輕化,這意味著消費需求巨大。“所有新興經濟體都是消費型經濟體,能夠吸引投資,對於出口來説也是件好事。”

  桑迪普表示,新興經濟體在發展進程中所取得的成果,比如技術,並沒有得到廣泛應用,“我希望新興經濟體的體制更加透明,減少僵化的程度。新興經濟體也不能過度依賴發達國家,而是應該進一步加強新興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往來和相互聯繫。”他認為,未來新興經濟體在進一步改善治理的同時,加強聯繫和互動,發展成果可以為更多人所共用。

  朱 琳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