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能源補貼發放在即,多少車企能順利領取?

2019-03-28 08:48: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正在苦苦等待新版補貼政策的車企也在近日迎來了一個暖心“小禮包”: 3月19日,工信部發佈了《關於2016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初步審核情況的公示》(以下簡稱《公示》),公示了2015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審核初審車輛資訊,以及2016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審核初審車輛資訊。

  如果在公示期間無異議,那麼這筆共計125.8億元的新能源補貼資金將下發給近百家車企。

  《公示》顯示,在2015及以前年度企業共計申請新能源汽車推廣數為30936輛,企業申請清算資金約為33億元,經過專家組核定,汽車推廣數確定為29034輛,應用應清算補助資金總額為30億元;而在2016年度中,企業共計申請新能源汽車推廣數72614輛,企業申請清算資金約為96.84億元,專家組核定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數71546輛,應用應清算補助資金總額約為95.8億元。

  單就這次審核情況來看,獲得補助金額最高的是比亞迪,共獲得新能源補貼26.89億元,比排名第二的吉利汽車拿到的11.11億元多出一倍多。但事實上,比亞迪卻並非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大贏家”。

  《公示》是工信部自2017年5月以來第6次公示對2016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情況的審核報告,綜合6次的審核情況後發現,被審核的車輛總數量為35.79萬輛,被核定可享受補貼的數量則為34.64萬輛。雖然比亞迪被核減的車輛數量並不多,但被核減的補助金額卻超過了上汽(在1.15萬輛被核減的汽車數量中,上汽集團獨佔近6成——該公司一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被專家組裁定“電機功率與公告參數不一致”,6605輛車因此無緣補貼),以高達2.26億元的“成績”排名第一。

  無獨有偶,在《2016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審核初審車輛資訊表》中,被核減汽車數量最多的企業“受傷”的原因同樣是電機問題。

  江蘇陸地方舟新能源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申請補貼的産品數量為456輛,其中有400輛是因為“驅動電機生産企業與備案參數不一致”。陸地方舟也因此成為了在工信部的6次審核中,産品被核減數量排名前五的企業中,唯一一家“新勢力”。(補充:除了上文提及的上汽集團以外,另外三家分別為吉利汽車、比亞迪杭州和長安汽車。)

  除了電機問題以外,很多産品也出現了車輛填報資訊與公告參數不一樣的問題,例如電池總能量與備案參數不一致、電池生産企業與備案參數不一致、電池單體型號,電池組型號及總能量與備案參數不一致、電池組成箱型號與公告不一致等。

  針對這一問題,《中國汽車報》記者採訪了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他表示,這可能是汽車企業的産品升級等原因所導致。那麼國家補貼還能申報嗎?崔東樹的答案是不能。也就是説,如果出現了産品資訊不一致的問題,車企就拿不到國家發放的新能源汽車補貼了。

  雖然在目前已經公示的2016年新能源汽車審核數量中,被核減的汽車數量僅佔總量的3%,但想拿到國家的新能源汽車補貼真的“不容易”。

  此次《公示》中核減的原因就包括:

  1.申報車輛填報部分資訊與公告參數不一致;

  2.車型未列入推薦目錄;

  3.2015年已清算車輛重復申報;

  4.該批車輛為關聯方閒置車輛,根據地方上報資料實際投入運作年份為2016年,按該年度補貼標準進行核算;

  5、非黨政機關用車累計行駛里程不足2萬公里;

  6、車輛行駛證時間不符合此次清算時間要求等。

  不過,車企不易,財政部門更加不易。2016年被核定的34.6萬輛新能源汽車只佔當年總量的70%,已經讓中央財政支出超過了500億元,即便近兩年補貼大幅退坡,但2017年和2018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均保持了超高速增長,屆時將支付的補貼金額,恐怕只多不少。

[責任編輯:李奕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