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公轉鐵”提速攪動物流行業新變局

2018-12-19 08:43:0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中國鐵路總公司(以下簡稱“鐵總”)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前11個月,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29.16億噸,同比增長8.8%,其中11月貨物發送量2.77億噸,同比增長14.30%,創今年最好水準。業內認為,鐵總這一亮眼成績單的取得,與“公轉鐵”對於鐵路運量的增加關係密切。

  今年以來,我國“公轉鐵”不斷提速。繼2018年10月國辦印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後,各地密集跟進,加快“公轉鐵”落地進程。與此同時,鐵路基礎建設投資也進入施工高潮期。在業內來看,“公轉鐵”對物流行業的影響將更為深遠,或攪動物流行業産生新變局。而在此過程中,港口、貨運等行業也不可避免地要經歷短暫陣痛期。

  “公轉鐵”全面提速

  今年以來,“公轉鐵”進入政策集中推進年。2018年4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明確提出“運輸結構調整,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以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為主攻方向。7月,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明確鐵路貨運量的目標是從2017年的36.9億噸提升到2020年的47.9億噸。

  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以深化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為主戰場,以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為主攻方向,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加快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行動計劃》還指出,到2020年,全國鐵路貨運量達47.9億噸,較2017年增長30%,大宗貨物運量佔鐵路貨運總量的比例穩定保持在90%以上。其中,全國鐵路煤炭運量達到28.1億噸,較2017年增運6.5億噸,佔全國煤炭産量的75%,較2017年産運比提高15%;全國鐵路疏港礦石運量達到6.5億噸,較2017年增運4億噸,佔陸路疏港礦石總量的85%,較2017年提高50%。

  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以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為主攻方向,進行三年集中攻堅。今年起,將在全國範圍實施鐵路運能提升、水運系統升級、公路貨運治理、多式聯運提速、資訊資源整合、城市綠色配送等六大行動。

  地方上,“公轉鐵”政策也在加快落地。近日,河北省交通運輸廳印發了優化調整運輸結構行動方案,提升鐵路貨運能力和比例,推進集裝箱海鐵聯運。按照計劃,河北將全面推進“公轉鐵”工作,2018年年底,下水煤炭全部實現鐵路集港,即通過鐵路集中運輸入境。到2020年採暖季前,唐山港、黃驊港的礦石、焦炭等大宗貨物原則上主要改由鐵路或水路運輸。

  值得注意的是,業內人士指出,“公轉鐵”也將進一步帶動鐵路基建。據鐵總數據,2018年動車組累計招標327標準列,高於2017年全年的275列,增幅近20%。

  鐵總資訊還顯示,2018年底,京哈高鐵、濟青高鐵、成雅鐵路等10條新線開通運營,高鐵運能大大提升。發改委數據顯示,隨著下半年鐵路建設提速以及年底新線成功運營,鐵總固定資産投資有望重回8000億水準。

  港口貨運等行業面臨陣痛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公轉鐵”的快速推進,公路貨運、港口等行業也將迎來陣痛期。

  在清華大學網際網路産業研究院副院長劉大成看來,公路貨運首當其衝。公路將越來越多地承擔鐵路的“接取送達”作用,這對供需雙方、物流企業和相關的金融企業和資訊化企業都會産生影響。“在多重原因疊加作用下,‘公轉鐵’式結構調整已不可逆轉,但身在其中的公、鐵物流企業乃至工礦企業卻要面臨産業轉型。”劉大成説。

  有數據顯示,僅天津港,公轉鐵後將每年減少運煤大貨車約200萬輛次。目前來看,鐵路運輸主要承擔的還是大宗商品的運輸,其中,煤、金屬礦石、鋼鐵有色佔據80%以上的比例。業內人士指出,“公轉鐵”以後,這對在北方資源型城市或港口從事拉煤、拉礦、拉鋼鐵等大宗物資運輸的企業和運力將會産生衝擊。另外,這些企業或運力可能就此退出或直接轉戰到零擔和整車市場,這也可能會對局部的貨運市場産生衝擊。

  下游的物流行業同樣面臨嚴峻挑戰。業內人士表示,鐵路運輸因運量相對集中、單位運量較大、環境協調性好,擁有不可比擬的優勢。但其劣勢也非常明顯,因鐵路對基礎設施更為依賴,不能完全做到“門對門”運輸,且定價機制不夠靈活。從成本來看,鐵路更適用於中長距離不換裝運輸中,而短途或多次倒裝運輸並無明顯優勢。推行“公轉鐵”後,運輸成本短期內將出現增長,一定程度上催生下游環節的漲價。

  “公轉鐵”諸多難題待解

  在劉大成看來,“公轉鐵”不會一蹴而就,將經歷一個相對保守的過程,“公轉鐵”專用線建設前期,由於基礎設施不足,建設速度可能相對會慢一些。大宗相關物流企業以及供需雙方還需要加快轉型。此外,鐵路的運力運量暫時還沒有調整出來。

  鐵總則面臨著變革的挑戰。業內人士表示,從國際經驗來看,鐵路的噸公里平均運價約為0.15元,而公路運價往往是其3到5倍,汽運成本更低。因為鐵路雖然基礎運價低,但大部分企業沒有專用線,還要産生兩端的汽車運輸費和火車裝卸費等。

  此前的數據也顯示,2008年至2017年,儘管鐵路貨運量從33億噸提升到36.9億噸,增加11%,但其在全社會貨運中佔比卻從13.2%下降到7.8%;特別在大宗煤炭、焦炭和礦石運輸中,佔有低運價、低能耗等比較優勢的鐵路貨運並未在市場佔優勢。

  業內人士指出,運輸結構調整的政策要求,以及與大型企業在煤炭等大宗運輸的長協合同,會促進中國鐵路總公司大規模進行鐵路專用線建設和既有貨場改造,並大量新購機車和相應車輛,以最快速度提升大宗貨運運力;但面對白、冷、快、特等高附加值産品在長途物流及城市倉配市場高速增長的需求時,鐵路貨運部門必然面臨特別大的挑戰。

  除大宗貨物運輸外,鐵總在商品車滾裝運輸、全程冷鏈運輸和電商快遞班列上並不具備市場優勢,須從頂層進行系統規劃。劉大成分析,在路網上,鐵總容易實現商品車、冷鏈和電商快遞的專業化運輸,但在發/到兩端節點,鐵總的裝卸和配送能力卻難以專業化。

  但從長遠看,業內人士認為,國家會強力推進大型企業及公共物流園區鐵路專業線的建設,進一步提升鐵路在大宗貨物“門到門”服務和整體運價的市場競爭力。“公轉鐵”利用運輸結構調整的政策機遇有效地完善物流市場公平競爭環境,推動包括公、鐵、水、空各物流行業企業做大做強,提高行業集中度,從整體上推動物流業的降本增效。(記者 班娟娟 王文博)

[責任編輯:李奕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