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中國首成資本凈輸出國 非公企業並購額超國企

2016年09月23日 13:38:12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去年對外直接投資1456.7億美元居全球第二

  我國首次成為資本凈輸出國

  非公企業境外並購額首超國企

  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22日聯合發佈《2015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2015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躍居全球第二。此外,2015年我國對外投資流量首次超過吸收外資,成為資本凈輸出國。

  我國企業海外並購表現搶眼,尤其是非公企業境外並購在數量和金額上均首次超過了公有經濟的企業。並購的行業更趨向多元化,“一帶一路”沿線成為新的投資熱點。業內預計,隨著“一帶一路”、國際産能合作戰略的深入推進,我國企業海外並購的熱潮仍將持續。

  變身 我國首次成為資本凈輸出國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張向晨表示,2015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邁向新的臺階,實現連續13年快速增長,創下了1456.7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佔到全球流量份額的9.9%,同比增長18.3%,金額僅次於美國(2999.6億美元),首次位列世界第二。

  從增速來看,2002年至2015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幅高達35.9%,“十二五”期間對外直接投資5390.8億美元,是“十一五”的2.4倍。

  從存量來看,截至2015年底,我國2.02萬家境內投資者在國(境)外設立3.08萬家對外直接投資企業,分佈在全球188個國家(地區);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10978.6億美元,佔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出存量的份額由2002年的0.4%提升至4.4%,排名由第25位上升至第8位。2015年末中國境外企業資産總額達4.37萬億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我國對外投資超過了同期實際使用外資(1356億美元),首次實現了資本項下凈輸出。

  近年來,我國對外投資一直保持迅猛增速,領先於吸收外資相對平穩的增速。對外經貿大學外國直接投資研究中心主任盧進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我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國際投資大國,在國際投資格局中的地位已經從單向引資大國演變為雙向投資大國。這種發展變化的背後是我國整體經濟實力的跨越、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和技術管理水準的增強。

  除了“中國有能力”這一因素之外,在張向晨看來,我國對外投資之所以發展迅猛,還可以歸結為:國際市場有需求;政策有效應;企業“走出去”有動力。他指出,我國開展“一帶一路”和國際産能合作,發揮了引領和推動的作用。同時,我國企業“走出去”充分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以助力轉型升級的願望非常強烈。

  據了解,與商務部發佈的對外投資月度數據不同,公報由三部門每年一度聯合發佈,將金融業涵蓋在內,因而數據能夠更加全面準確地反映出我國對外投資的情況。

  亮點 民營企業海外並購表現搶眼

  公報顯示,2015年,中國企業共實施對外投資並購579起,涉及62個國家和地區,實際交易金額544.4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372.8億美元,佔68.5%;境外融資171.6億美元,佔31.5%,並購領域涉及製造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採礦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18個行業大類。其中,中國化工橡膠有限公司52.9億美元收購義大利倍耐力集團公司(近60%股份),是2015年中國企業實施的最大海外並購項目。

  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非公企業境外並購金額佔當年境外並購金額的75.6%,在數量和金額上均首次超過了公有經濟的企業。此外,“一帶一路”和國際産能合作對我國企業“走出去”的引領作用正在逐步顯現。

  公報顯示,2015年,我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投資佔當年流量總額的13%,達189.3億美元,同比增長38.6%,是全球投資增幅的兩倍。2015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的八成以上(83.9%)分佈在發展中經濟體,在發達經濟體的存量佔比為14%,另有2.1%存量在轉型經濟體。

  我國對外投資涉及領域更加廣泛,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步伐加快。截至2015年底,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覆蓋了國民經濟所有行業類別,製造業、金融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服務業同比分別增長了108.5%、52.3%、115.2%。流向裝備製造業的投資100.5億美元,同比增長158.4%,佔製造業投資的50.3%,帶動了裝備、技術、標準和服務“走出去”。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指出,2015年度中國的金融業對外直接投資凈額(流量)是244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6%;到2015年末,我國金融業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到1650億美元,較上年末增長30%。在我國金融業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和存量中,九成投向境外的金融機構,其他投向境外非金融企業。

  後勁 中企海外並購潮仍將持續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1至8月,我國對外投資合作業務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約16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6000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對外直接投資7751.2億元人民幣(折合1180.6億美元),同比增長53.3%。

  其中,海外並購項目486個,涉及67個國家和地區的16大行業,實際交易金額617億美元,已經超過了2015年全年544.4億美元的並購金額。

  張向晨表示,今年以來我國企業海外並購火爆的現象基本正常。目前看,並購主體多為國內相關行業的主導企業,這些領軍的企業在資金、技術開發、人才儲備、跨國管理能力方面已具備開展跨國並購的實力和條件。此外,中國企業主動發起的大型並購項目呈現增多趨勢。2013年到2015年5億美元以上大型並購有81起。

  並購涉及的領域日益多元化,資訊技術、製造業這兩個領域的並購實際上已經超過了資源和礦産類。消費類和文化娛樂業也正在成為新的增長點。此外,非國有企業境外並購的步伐加快。並購融資的模式也更多地向利用境外融資的方向發展。近五年來境外融資額佔境外並購交易額的比重平均達到了35%。

  摩根大通亞太區並購部聯席主管顧宏地表示,“2016年中國對外並購可能會創出一個新的歷史高點。從整體交易的活躍度和我們與客戶的溝通中可以了解到,今年下半年還是會不斷有大型交易發生。”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盧進勇説,預計我國在存量方面的凈對外投資國將在“十四五”期間實現。在鞏固已有地位的基礎上,我國將在國際投資大國的道路上繼續前行,並逐步向國際投資強國邁進。

  不過,張向晨也坦言,在海外並購的數量規模迅速擴大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諸如開展並購具有盲目性、缺乏充分論證;少數企業境外並購面臨高債務財務風險,貸款投入比例過高承擔高杠桿風險;國外安全審查的干擾增加了中企海外並購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記者 孫韶華)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