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張燕生:再出臺四萬億計劃只能支撐幾年繁榮

2016年06月29日 09:29:00  來源:中國經營報
字號:    

  6月28日上午,由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2016年企業競爭力夏季峰會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隆重舉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先生出席本屆峰會併發表主題演講。張燕生指出,中國經濟的主要問題在供給端。如果再發動一個新的四萬億計劃,也只能夠支撐國家幾年的經濟繁榮。

  張燕生表示,新常態意味著新35年的開始。新35年,對企業來講,拼的是品質,拼的是效果。如果過去35年對企業來講只有一個字“快”的話,那麼,未來35年對企業來講,可能需要“慢”下來,然後能夠出精品,出效率,出品質。事實上,老百姓對品質、對品牌、對品質,提出更高的要求,正在誘導我們企業轉向創新、品質和服務。

  張燕生坦言,過去35年靠出口拉動,靠引進來拉動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也就是説技術不是自己的,品牌不是自己的,渠道不是自己的,只有加工、組裝、包裝、五金、塑膠是自己的,這個時代已經結束了。下一步,我們的企業將從中國走向世界,我們需要提升企業全球綜合運作的能力和實力。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話來講,我們下一步的産業結構將轉向自尊、自信、自立。

  張燕生指出,新35年對企業來講,打法和過去35年是完全不一樣的,將從汗水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目前我們面臨的轉變就是要從過去的簡單模倣轉向創造性模倣,從山寨轉向品牌,從抄襲轉向創新。如果企業能夠主動適應新常態就能有未來,不能主動適應新常態,就會像“溫室裏的青蛙”,最終回走向死亡。

  針對當前中國經濟的轉型,張燕生表示,當前中國經濟主要的問題不在需求側,在供給側,主要是體現在技術方面、結構方面和體制方面。如果我們的問題是在需求端,我們就需要一個新的四萬億,但是上一輪的四萬億給我們的慘痛教訓。即:四萬億僅能夠支撐我國經濟2009-2012年的繁榮,中國經濟在2012年以後,增速明顯下降。

  因此,現在如果再發動一個新的四萬億,最後的結果也只能夠支撐幾年,但是它所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

  此外,張燕生表示,當前經濟的主要問題是結構性的不是週期性的。如果我們當前的問題是週期性的,我們企業最好的策略就是等待。等待我們對未來的預期從悲觀轉向樂觀,我們的經濟從低谷轉向繁榮。但是如果我們的問題是結構性的,它的結果就是誰等待誰死亡,早調整、早主動、早見效

  張燕生強調,要解決供給側的問題,要解決結構性的矛盾,根本的方式就是深化改革,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和法定責任必須為,以及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用的理念。

  以下為演講實錄: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首先非常感謝,感謝給我提供這麼一個機會,從供給側認識新常態一些初步的觀點,和我們企業家朋友做一個分享。首先第一個問題,如何適應、把握和引領新常態?

  那麼要談新常態,首先可能就要討論一下我們當前所處的國際環境。剛才主持人已經跟我們講了,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當前全球經濟風險點的爆破不斷發生。

  我有四個主題詞,IMF最新報告,關於當前世界經濟有一個很重要的判斷,也就是説全球經濟面臨著廣泛、停滯的風險。我們可以看到去年全球GDP3.1%,今年全球的增長可能會跟去年持平。那麼,當前全球經濟缺少有效需求,全球資源的配置嚴重,全球潛在産出水準下降,困擾著我們當前的實體經濟。

  那麼,第二個主題詞,我們會問我們自己,國際貿易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是不是熄火了?我們説今年全球經濟的預測增長率可能是3.1%、3.2%,那麼,全球的貿易增長率預測可能是2.8%,我們會問自己一個問題,它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看來這是長期的。過去5年全球貿易表現不好,未來的5年全球貿易表現也不會好。

  我們可以看到全球外需形勢從目前來看情況是不好的。那麼,導致的原因主要有三個,第一個存在著全球化退潮的現象,怎麼看英國脫歐,英國脫歐就是退歐洲一體化的情緒。怎麼看美國的TPP,我們也可以看到美國的TPP、TTIP,也是一定程度去全球化的趨勢。第二個,我們從全球經濟來看,歐美重振製造業會用什麼方式重振呢?會用內向型和保護主義形式實現。第三個,貿易摩擦,包括美國對中國鋼鐵行業的調查。貿易會不會讓全球經濟陷入四分五裂。

  第三個點,我們可以看到去年全球資本流動達到1.7萬億,雖然低於2007年的1.88萬億,但是仍然是一個比較強勁的規模。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去年流入美國的資本達到了3840億美金,增長了4倍,流入發達國家的資本達到了9360億美金,增長了90%。而流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資本達到7350億美金。我們可以看到全球資本流動拐點性變化對新興市場,對發展中國家,大量的資本流出,意味著這些國家面臨著更大的風險。

  關於第四次工業革命,朋友們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包括網際網路的無處不在和智慧化,人們感覺到新科技革命的效率還沒有能夠反映在供給側,也就是對生産率的增長,對潛在産出水準的增長,效益是有限的。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重新認識中國的新常態。我自己本人對新常態的理解,我們在座的企業家過去無論多麼的輝煌,我們説你的業績現在開始歸零,我們的企業現在要從零點出發,其實新常態意味著新35年的開始。

  那麼,新常態的變化對我們企業來講,可能有三個非常重要的點需要我們重新把握。第一點,我們可以看到新常態對我們企業,過去35年拼速度、拼規模的時代過去了。那麼新35年,對我們企業來講,我們要拼的是品質,我們要拼的是效果。因此,我們説過去35年對我們企業來講只有一個字快,那麼未來35年對我們企業來講可能需要慢下來,然後能夠出精品,出效率,出品質。

  那麼,最近我接觸了幾個國外一些大企業家,他們跟我們講,他説我們不擔心中國減速,中國6.9%的增速一年增加的蛋糕是七千億美金,美國一年增長2%,一年增加的蛋糕只有三千億美金。因此我們國外企業界的朋友講,中國的速度新增加的蛋糕比美國新增加的蛋糕大一倍,憑什麼説這是悲觀呢?我們不擔心中國減速,但是,我們擔心中國經濟轉型,因為中國經濟的轉型,可能對很多企業形成一些競爭威脅。

  第二點,我們的産業結構將從低端轉向中高端水準。我自己對這個問題有三句話,第一句話,過去35年的彈弓黃金時代已經結束了,也就是説技術不是自己的,品牌不是自己的,渠道不是自己的,只有加工、組裝、包裝、五金、塑膠是自己的,這個時代已經結束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話來講,我們下一步的産業結構將轉向自尊、自信、自立。

  第二句話,我們適應新常態,我們過去35年靠出口拉動,靠引進來拉動的時代結束了。下一步,我們的企業將從中國走向世界,我們的核心需要提升我們企業下一步全球綜合運作的能力和實力。

  第三我們的動力機制,將從過去35年,我稱之為叫汗水驅動轉向新35年創新驅動。目前我們面臨的轉變就是要從過去的簡單模倣轉向創造性模倣,從山寨轉向品牌,從抄襲轉向創新。我們可以看到新常態新35年對我們企業來講,它的打法和過去35年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們企業在適應新常態方面,我們可以看到最大的機遇就是老百姓有錢了,老百姓願意花錢了,老百姓願意買好的商品和服務。去年老百姓想買好東西,在海外購物就花了幾萬億人民幣。學者們預測,未來的5年,就是2020年,中國老百姓要買好東西的人數將出現倍增,我們會發現,老百姓對品質、對品牌、對品質,提出更高的要求,誘導我們企業轉向創新、品質和服務。

  我們企業如果能主動適應新常態就能有未來,不能主動適應新常態,你就是溫室裏的青蛙,最終回走向死亡。

  第三個問題,對當前中國經濟的轉型,國家會有幾個基本判斷。第一個判斷,我們中國經濟的問題主要在需求端,還是在供給端?如果我們的問題是在需求端,我們就需要一個新的四萬億,但是上一輪的四萬億給我們的慘痛教訓。也就是説,我們的四萬億能夠支撐我們的經濟2009-2012年的繁榮,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經濟在2012年以後,增速明顯下降。因此,我們現在如果再發動一個新的四萬億,最後的結果只能夠支撐幾年,但是它所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從國家對當前中國經濟的判斷,主要的問題、矛盾不在需求側,在供給側,主要是體現在技術方面、結構方面和體制方面。

  我自己的估計,要解決我們供給側技術進步的障礙、結構轉換的障礙和體制變遷的障礙,可能需要十年。因此,我們現在遇到一個大的矛盾,我們需要十年我們才能適應、把握、引領新常態。那麼在這十年中,怎麼能保證我們的經濟不滑出合理區間,那麼,它就需要若干個、若干組需求管理政策來支撐我們未來十年的調整,能夠保持我們的經濟不會出現硬著陸。

  第二個判斷,我們當前經濟的問題主要是結構性的不是週期性的。如果我們當前的問題是週期性的,我們企業最好的策略就是等待。等待我們對未來的預期從悲觀轉向樂觀,我們的經濟從低谷轉向繁榮。但是如果我們的問題是結構性的,它的結果就是誰等待誰死亡,早調整、早主動、早見效。

  第三個階段,要解決我們供給側的問題,要解決我們結構性的矛盾,根本的方式就是深化改革,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和法定責任必須為,以及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用的理念。

  第二個問題,我想談一下,在新常態下,我們可以看到供給側正在發生一些新的變化,或者結構方面正在發生新的變化,也就是説中國經濟現在正在出現一條新的趨勢線。

  我們可以看到第一個點,我們的經濟的內在規律所出現的變化,就是研發創新投入的強度開始持續上升。

  我們可以看到,從去年來講,整個國家研發創新的強度達到了2.1,深圳超過了4%,上海達到了3.7%。我們可以看到,跟過去30年出現了一個新的趨勢線,過去30年,我們的企業很少有研發創新的投入,但是從2012年開始,企業對研發創新投入開始持續上升。

  第二個新趨勢線的變化,我們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例開始持續上升。我們在座的企業家都明白一個道理,要想降低生産成本20%比登天都難,但是要在生産服務和生産服務上要效率,就是在研發、設計、諮詢、人才上下工夫,在商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人才留方面提高效率,那麼對我們企業來講,增加100%的效益都是可能做到的。我們可以看到對我們企業,對製造業比較集中的地方,大家喊出的口號就是對標德國,像德國那樣用現代工業服務和生産性服務做大、做強、做好我們的製造業。

  第三個新趨勢先的變化,消費對增長的貢獻開始持續上升,去年消費對增長的貢獻達到了66.4%。

  消費的貢獻重點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老百姓不再是過去30年價格的敏感者買便宜東西的人。老百姓有錢以後,他們成為價值的追求者。第二個方面,中産階級、中等收入人群將會出現倍增。第三個方面,我們企業轉向創新,也就是説由消費誘導和新需求結構誘導,我們企業一步一步轉型升級。

  第四個新趨勢線的變化,新型城鎮化,尤其是城鎮化的發展,尤其是農民工的市民化,我們叫人的城鎮化,尤其是小城鎮的發展,我們叫小的是美好的,將為我們企業創造一個轉型升級全新的環境和動力。

  最後一個問題,我談一下我們的産能和裝備製造的國際合作。

  最近我們經常遇到一些朋友會問我這樣的問題,中國的産能過剩是處於泡沫經濟破滅的前夜,還是去産能的過程中。中國能否躲過世界歷史上産能過剩最終是由危機或硬著陸出現。因此國外的朋友們經常會問我們,你們將如何處理你們的去産能?

  我們會發現,我們整個世界的企業界,我們共同經歷了2003-2009年的泡沫繁榮。從美國來講,我們可以看到,經歷泡沫繁榮以後的美國煤炭企業,第一大煤炭企業倒閉了,第二大煤炭企業倒閉了,第三大煤炭企業倒閉了。在泡沫繁榮時期,像美國第二大煤炭企業阿爾法在2010年用20億收購了美國第四大,2011年花71億收購了梅西能源公司,因為他認為泡沫繁榮會持續很久,泡沫繁榮破滅以後,我們發現阿爾法倒閉了。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對我們的企業來講,如何能夠在全球産能過剩的環境中活下來,這對我們來講是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

  最後,我就想説三句話。第一句,我們下一步的轉型,要牢牢把握髮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也就是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就是要為企業創造低稅負的環境,就是要為企業創造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環境,要為企業創造政府增加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為企業轉型創造一個更好的政策環境。

  第二句,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支點,中國今後的發展將更多的依靠我們的內需和消費的增長,它不但能夠支撐我們企業轉型升級,而且它能夠給世界帶來需求和新動力。

  第三句,牢牢把握“一帶一路”所蘊含的巨大商機。我經常會問我們在座的企業家,現在我們企業的競爭力具不具備在美國、歐洲、日本,同全球跨國公司打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大決戰的實力。我們絕大多數的企業不具備這種實力,不具備怎麼辦?我們就到全球跨國競爭最薄弱的地方,去完成我們企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中國到世界,我們脫胎換骨的轉型。因此,我們説“一帶一路”對我們的企業來講,是我們轉型的必經階段和我們企業應當把握的機遇,好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