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轟轟烈烈的房產去庫存大潮下,一股前所未有的破產整合潮正在地產行業內部蔓延開來,與此同時,一些房地產“巨無霸企業”正在崛起。
最近一段時間,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中小房企接連離開地產行業,其中倒閉破產的也不在少數,還有很多房企眼睜睜看著利潤斷崖式下降卻毫無辦法。
重慶地產行業的從業人員近日向《工人日報》記者表示,房產企業虧損漏洞過大或扭虧為盈的希望不大,能夠順利破產已經算幸運,對于房產企業來說,資金鏈早已斷裂,“想破產卻不得已”已經不在少數。
此間專家表示,現階段,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現狀是,大品牌房企業績搶眼,中小房企生存艱難,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房產企業破產或被兼並,今後,可能只有30家到50家左右的全國性的房地產公司,房地產行業或將進入一個“大公司時代”。
房產企業遭遇“破產潮”
6月29日、7月7日,重慶的一家旅遊地產被分為2次拍賣,一共折合人民幣8058萬元。據了解,這些房產均屬于重慶夏宮實業有限公司。今年4月,該開發商的97套住宅作價2000多萬元被拍賣。業內人士推算,該地產的資金鏈窟窿,最少在一個億以上。
“能破產也是一種幸福,有的房企想破產都破不起。”重慶順祥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祥集團”)的口號是:“創想未來生活”,但最近它的關注點不在“創想生活”,而在于“求破產”。業內人士表示,順祥集團資金鏈斷裂,在業界不是秘密。懸念在于,這種“痛苦”何時終結。
“順祥·壹街區”是該企業最知名的代表作,佔地100多畝,擬建37萬平方米,投資8億元,規劃為集高尚住宅、文化步行街、購物中心、商業步行街一體的復合型項目。
7月底的一天,記者在該商圈看見,許多地方已是“人去樓空”,部分服裝店鋪也是大門緊閉。“這里人都沒有,還做什麼生意!”一位正在關店的店主告訴記者,該店已經很長時間沒打開過了,這次過來清理灰塵。
“這是個失敗的商圈”。走訪中,不少店主表示,該處地段、規模、設施等都還算不錯,就是沒有商家入駐。
據了解,截至2016年3月,順祥集團,總資產2.2億,企業負債6939萬,為他人提供擔保所負擔債務13.2億。
就在順祥集團走在艱難的破產之路時,曾經上過地產50強榜單的房企金萬科,今年5月4日,也發布《重慶金萬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關于債權申報的公告》。此外,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諸如重慶博一地產、重慶華倫地產、重慶沿江地產等曾經的地產名企均因債務、市場等原因紛紛破產。
重慶一資深房地產銷售經理唐先生坦言:“一股破產潮正在襲擊重慶地產行業,中小房企日漸成為虧損的‘重災區’。”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