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産業分析

深改組:編制全國和地方資産負債表 摸清政府家底

2017年06月27日 08:23:42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編制全國和地方資産負債表 摸清政府“家底”

  6月26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六次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會議審議並通過了多個文件,其中包括《全國和地方資産負債表編制工作方案》。會議指出,編制全國和地方資産負債表,為提高宏觀調控科學性、有效性提供統計服務保障。

  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評級技術副總監霍志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資産負債表可以更全面、客觀地評價我國的債務風險。國際上對於中央政府債務風險的考核指標,主要是債務率(債務/GDP),這是一個流量概念,沒有存量的資産情況。

  他進一步分析指出,我國的政府負債有別於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的政府負債不是用於消費,而是大部分用於基礎建設投資,比如修路、修橋等,儘管長期回報率可能較低,但最後會形成資産。

  有助於摸清政府“家底”

  資産負債表,也被稱為財務狀況表,通常表示企業在一定日期的財務狀況。而國家資産負債表,根據一些專家學者的定義,是將政府、居民、非金融機構、金融機構等所有經濟部門在某一個時點上的所有資産和負債進行分類加總,得到反映總體存量的報表。它反映了整個國民經濟在特定時點上的資産和負債的總量、分佈、結構和國民財富及總體經濟實力的狀況和水準。

  據了解,目前國家統計局等部門合作,已在北京等11個省市部署編制資産負債表試點工作,並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編表經驗。今年,國家統計局還將研究論證將礦産資源納入自然資源資産負債核算範圍,最終形成正式的《自然資源資産負債表編制制度》。

  對於編制國家資産負債表的意義,2016年底,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組公佈的關於建立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情況的調研報告指出,當前我國財政收支壓力大,通過編制資産負債表、成本費用表等財務報表,並運用各種財務指標分析評價,不僅能反映政府收支的流量,也能反映政府存量,有助於摸清政府資産全部“家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G20國家中的大部分發達國家編制了國家資産負債表。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陳劍曾撰文表示,國家資産負債表作為一種能較準確地反映一國或地區債務風險、評估償債能力的分析工具,已為國際社會所青睞,並成為了解一國或地區經濟能否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編制國家和地區資産負債表,可以監測國民經濟整體和各地區、各部門債務風險,有助於及時採取措施管理風險,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政府資産統計面臨難題

  中國債務風險是各界關注焦點。根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的研究,中央政府幾乎沒有負債,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仍在被緩釋,中國發生債務危機是小概率事件。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指出,截止到2016年12月底,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是17.5萬億到21.3萬億,這裡面有很多模糊地帶,窄口徑17.5萬億,佔GDP的23%;寬口徑是21.3萬億,佔GDP的28%。

  不過,前述全國人大常委會調研報告指出,目前我國政府負債統計和確認不夠全面。比如,近年來,通過對政府債務的連續審計、甄別,明確了財政部門承擔償還責任和擔保責任的負債。但根據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清理甄別出的債務只有置換為地方政府債券部分的才能夠核算為政府債務。目前地方政府債務的置換工作尚在進行中,有相當部分已經清理甄別出的,但尚未置換的債務沒有在政府資産負債表中反映。

  前述報告還指出,政府資産的統計面臨一些問題。比如公共基礎設施會計數據難以獲得。有些公共基礎設施如市政道路、橋梁等,沒有明確管理部門,只有實物量,沒有價值量。另外還存在政府土地情況不清等問題。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