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利好政策頻出,2億産業工人正迎來黃金髮展機遇期,並有望在這一輪收入分配改革中率先受益,實現較大幅度增收。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了《新時期産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這是中央首次謀劃産業工人隊伍建設。
《改革方案》明確指出,要拓寬産業工人發展空間,改革企業人事管理和工人勞動管理相區分的雙軌管理體制,創新技能導向的激勵機制,建立健全培養、考核、使用、待遇相統一的激勵機制,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建立技術工人創新成果按要素參與分配的制度。
數日前,國家發改委制定出臺的《2017年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重點工作安排》(以下簡稱《工作安排》)中,也明確提出“完善技術工人激勵政策,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
參與起草《工作安排》的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副院長萬海遠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産業工人是中低收入群體的主要代表之一,提高産業工人勞動報酬,可以以點帶面,帶動中低收入群體收入提高,有效縮小與高收入群體的收入差距,共用國家發展成果。而且産業工人的發展壯大也可以支撐製造業産業升級。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程傑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也指出,國家先後出臺一系列利好産業工人的政策,出發點非常好,這有利於提升産業工人的經濟和社會地位。而且,完善技術工人激勵政策,建立技術工人創新成果按要素參與分配的制度,在實現産業工人增收的同時,也會激勵産業工人不斷進行技術創新,進而實現一個良性的迴圈。
萬海遠告訴記者,經過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課題組測算,上述政策一旦落實,今年産業工人收入增速將達到10%,比去年的8%高兩個百分點。其中最一線流水線作業工人的收入增速更是能提高6個百分點。“當然,能否實現最終目標,取決於地方政府的落實情況,也取決於相關配套措施的實施。由於地方配套標準和能力不同,各地産業工人增收的幅度會有一定差異。”萬海遠説。
切實提高産業工人收入,收入分配改革只是第一步。“就勞動力市場本身而言,産業工人目前的收入狀況總體上已經是市場化的體現,特別是在製造業和建築業。如果要在産業工人收入水準上取得更明顯的成效,還需要在國有企業激勵改革、科研體制改革等方面持續發力。”程傑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原標題:政策密集發佈 2億産業工人今年有望增收10% )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