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了師,就別後悔,幹評書這個活兒就要甘於寂寞、甘於孤獨、甘於清貧。”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在76歲古稀之年再開山門,昨日在遼寧大廈舉行收徒儀式,將瀋陽曲藝團業務團長、著名相聲演員穆凱、吉林評書演員宋春明收入門下。收徒儀式上高朋滿座,熱鬧非凡。中央廣播説唱團著名曲藝家趙連甲、海政文工團相聲表演藝術家王佩元、著名鼓曲表演藝術家張香蘭、遼寧省曲協主席崔凱、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楊振華、曲藝名家耿瑛、郝赫、陳連仲、黃曉娟、張千、常佩業、王振華、賈承博等紛紛到場祝賀,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發來賀電。
三年前,田連元曾因車禍遭遇喪子之痛,古稀之年突遭變故,喜愛田連元的觀眾為他的身心健康擔憂,更關心他能否再度登臺。昨日收徒儀式上,田連元和妻子劉彩琴神采奕奕盛裝出席,可見對藝術執著的田連元已然走出失子之痛,將觀眾喜愛評書藝術以接力棒的形式傳遞下去。
現場拜師:折扇醒木傳承評書藝術
獻鮮花、鞠躬、行跪拜師禮,面對師父田連元和師母劉彩琴,穆凱和宋春明以曲藝行內最傳統的拜師禮儀正式拜入田派評書的門下。田連元贈與兩位愛徒一把折扇、一方醒木和一條手帕,這三樣演繹評書不可或缺的道具是他心中傳承評書藝術的象徵,希望兩位徒弟能將評書藝術發揚光大。田連元認為穆凱和宋春明是真正熱愛曲藝事業,希望他們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老話説,‘沒有狀元師父,但有狀元徒弟’,希望我能教出一個狀元徒弟來。”
田連元表示評書從漢唐一直保留到今天,有兩千年的歷史。這門傳統藝術能流傳下來,得感謝歷代的評書老藝人,以收徒的形式像接力棒一樣將評書藝術傳遞至今。田連元也給兩位徒弟忠告:“這門藝術,不像唱歌,一夜就成為紅歌星;也不像影視劇,一個好片子,能夠轟動全國,你就成為全國轟動的明星。拜了師了,別後悔,幹了這個活兒就要甘於寂寞,甘於孤獨,甘於清貧,奮鬥終生,未見得能到終極。但評書這個職業有個特點,我總結是滋潤精神,塑造靈魂,這很重要。”
曲藝界聯歡:八旬曲藝家耿瑛獻打油詩
也許是巧合,時隔7年,虛歲77的評書大家田連元再收兩位愛徒,門生共7位。現場,田連元的好友、遼寧省曲協主席崔凱調侃稱“這是寓意著七星高照啊!”田連元再度收徒是曲藝界的一大喜事,不少曲藝界的泰斗級人物和曲藝名家紛紛亮相,相見甚歡,現場熱鬧非凡。91歲的著名鼓曲表演藝術家張香蘭現身祝賀田連元喜收愛徒,支援評書事業,令不少曲藝界人士深感敬佩。以好做四句打油詩而聞名曲藝圈的著名曲藝理論家耿瑛,84歲不改昔日風采,拄著拐杖,獻上一首自己創作的打油詩,更調侃自己為了創作,著實費勁想了好幾天,幽默風趣的話語引發臺下歡笑聲一片。
曲藝界拜師該消除“跪拜禮”?
田連元:形式是虛 授業為實
收徒儀式結束後,心情不錯的田連元接受了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的採訪。面對曲藝界話題,田連元侃侃而談,從失子陰霾中平復心境後,他最關心的事情還是如何將評書藝術傳承下去。
收徒很嚴謹:術業專攻人品過硬
談到收徒,田連元原本是拒絕的,“我教不了別人。”但為了評書藝術的薪火相傳,從藝60餘年的田連元此前一共收了五位徒弟,分別是張潔蘭、卞志明、關永超、葉怡均和王靜。收徒嚴謹的田連元不僅要求拜師者要專業從事曲藝藝術,更考察拜師者的品德和人格。收大徒弟張潔蘭和二徒弟卞志明之間隔了16年。身為武警廣東邊防總隊藝術團曲藝隊的隊長,二徒弟卞志明一心想拜田連元為師,但田連元考察了他10年,覺得他為人實在、做事厚道,最終才答應收他為徒。
跪拜是陋習?授業不應拘泥形式
雖然田連元強調拜師不用跪拜,鞠躬就可以,但是穆凱和宋春明仍採用曲藝行裏最傳統儀式——行跪拜禮。跪拜敬茶,這是老曲藝行內流傳下來的規矩,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少人認為這是封建陋習,應該取締。對此,田連元表示無論是跪拜還是鞠躬,只是一種形式,“其實這些只是通過某種形式確立師徒關係,以形成持之以恒的聯繫。”田連元表示真正的師徒關係,是應該以傳授技藝為準則。
評書的現狀:前景不錯但需創新
談到評書的現狀,田連元認為沒有走入低潮。“歷朝歷代都有説評書的,現在,媒體發達了,網路普及了。”雖然自稱“網盲”,但田連元時刻關注著評書領域的新動態,“據我所知,網上有不少説評書的,他們特別年輕,這説明評書沒有銷聲匿跡,它隨著時代的變革也在變,所以評書也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創新。”
相聲界青年才俊“跨界”學藝
穆凱:研修傳承田派評書藝術
在遼沈曲藝圈中,瀋陽曲藝團業務團長、青年演員穆凱是骨幹力量,他傳承瀋陽相聲藝術,屢獲業內大獎。穆凱拜評書大家田連元為師,可能普通人難以理解,“這説相聲的咋改説評書了?”遼寧省曲協主席崔凱表示,“這在曲藝界和戲曲界不是獨創,有的人師承多門,更利於他的發展。像梅蘭芳先生曾和很多老師學習過。我們在傳承傳統文化和傳統藝術方面,如果既有相聲師門的、又有評書師門的,還會創作,那傳統藝術的發展是全面的。”
作為穆凱拜師田連元的引薦人,崔凱對穆凱十分欣賞,“他和耿瑛先生完成了《遼寧曲藝史》這本書的創作,對遼寧曲藝的脈絡很清楚,另外對曲藝傳統的藝術資料的收藏也很豐富。相聲小品評書都表演過,現在還做瀋陽演藝集團曲藝方面的管理工作,發展很全面。”穆凱則告訴記者,自己一定會研修田派的評書藝術,讓我們的田派評書在遼寧、東北乃至全國繼續發展下去。
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 張寧 攝影 常晟罡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