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高價”與“流拍”齊飛 古書畫的“春天”仍遙遠

2016年05月24日 09:48:00  來源:成都商報
字號:    

  曾鞏的《局事帖》

  6.67億元

  古書畫板塊創驚人成交額

  中國嘉德“大觀”夜場,古書畫拍賣創出驚人佳績,成交額為6.67億元,首度超過近現代板塊

  67%

  古書畫板塊成交率並不高

  古書畫專場45件拍品,流拍15件,成交率僅為67%,還有的作品雖然成交了,但成交價大不如之前……

  轟動效應實屬偶然

  “古書畫收藏門檻高,精品稀缺,仍是一個小眾市場。這次古書畫成績好,主要還是因為《局事帖》這個難得一見的珍品出現引發的轟動效應,是一個偶發事件。期待它成為今後的一種常態,幾乎沒有可能。”

  ——收藏家朱紹良

  投資回報率低!

  《局事帖》7年前購入成本為1.0864億元,重出江湖後增值將近一個億,但除去稅費後,年化收益率僅為6.07%,比銀行理財産品略高,但如再扣除通貨膨脹率和拍賣公司佣金,那可以説沒賺什麼錢。

  5月15日,“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的罕見存世墨跡《局事帖》在時隔7年之後再度于中國嘉德“大觀”夜場現身,不孚眾望以2.07億元人民幣成交,並有6位古代書畫家作品刷新了個人拍賣紀錄。在不少人驚呼古代書畫終於迎來“春天”的同時,也有細心人發現:雖然取得了赫赫戰績,但“大觀”夜場中古代書畫的成交率只有67%……

  《局事帖》124個字賣了2.07億元

  古書畫成交額首超近現代板塊

  5月15日,中國嘉德“大觀”夜場,古書畫板塊創出驚人佳績。吸引全場眼球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其罕見存世墨跡《局事帖》從1.3億人民幣起拍,最終以1.8億元落槌,2.07億元成交,被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競得。這個一尺見方、僅有124字(包括上款、日期)的《局事帖》,上一次亮相是在2009年的北京保利夜場,當時以1.08億人民幣成交;而再上一次的亮相是在1996年的紐約佳士得“張氏涵廬收藏”專場,被尤倫斯夫婦以50.85萬美元(當時折合人民幣約452萬元)競得。

  宋克《臨〈急就章〉並諸家題跋十二開》則以9200萬元成交,其拍者為晉商張小軍。“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古代”總成交額6.67億元,超過了現當代板塊的4.5億元。這也是古書畫板塊的成交額首度超過近現代板塊。王中軍、張小軍這兩位當代藝術大藏家向古代書畫精品的“轉向”,也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有評論者指出,兩位“大佬”從當代藝術收藏進入頂級古代書畫收藏,不見得是藏家本身的趣味突然發生了變化,而是大資金在弱市格局下的理性選擇。

  三件拍品貢獻一半以上成交額

  “貧富分化”日趨明顯

  細心的人不難發現,雖然幾件精品拍出了令市場振奮的價格,但本次“大觀”的古書畫專場45件拍品,流拍15件,成交率僅為67%。而流拍的作品中還涵蓋了多件高估價作品:如估價3200~3800萬元的王翚的《普安晉爵圖》等。還有的作品雖然成交了,但成交價大不如之前,比如鄭燮的《竹石蘭蕙圖》2011年在北京匡時的成交價為4600萬元,而此次成交價只有2530萬元。中國嘉德副總裁兼中國書畫部總負責人郭彤認為,這些數據顯示,目前市場的現金流仍然比較緊張。

  資深藝術品經紀人石建邦算了一筆賬:“大觀”夜場古書畫全場總成交額為6.67億元,一件《局事帖》就貢獻了31%的份額,如果再加上宋克《臨〈急就章〉並諸家題跋十二開》以及《唐賢寫經遺墨並近代諸家詩畫》,那三件拍品就貢獻了全場一半以上的成交總額。這些數據似乎説明,拍賣市場的“貧富分化”日趨明顯。但即便是炙手可熱的拍品,如果用投資的角度來分析,拍的結果也不那麼盡如人意。“《局事帖》七年前現身北京保利,1.0864億元成交,不到七年重出江湖,增值將近一個億。但如果我們替賣家算一筆經濟賬:假設拍賣公司給予相當優惠,不收取賣家一分錢佣金,落槌價1.8億減去當年購入成本1.0864億元,毛利為0.7136億元。這個錢得按照3%的稅率繳納540萬元稅費,故實得為6596萬元。平攤下來,其七年投資期的年化收益率不到10%,僅為6.07%,略高於銀行4.2%上下的理財産品年收益。要是再扣除通貨膨脹率,那收益率更可憐了。如果賣家還要支付拍賣公司佣金,那簡直可以説沒有賺到錢。”石建邦説。

  “大觀”夜場只是偶然現象

  古書畫仍是個小眾市場

  著名收藏家朱紹良則表示,無論是高價成交的精品,還是低價成交的作品,乃至流拍,在他看來都是非常理性的結果,“藝術品收藏永遠有藝術珍品和藝術商品的區別。珍品不太受經濟環境所左右,而藝術商品在經濟環境不好時,就會拍得‘稀裏嘩啦’。”

  雖然本次“大觀”夜場,古書畫板塊的成交額首次超過了現當代板塊,但朱紹良認為,這應該只是一個轟動效應引起的偶然現象。“雖然現在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古書畫的價值,我也堅定地認為收藏的終極取向要回歸傳統,但必須承認,古書畫註定是一個小眾市場,因為它的門檻特別高,精品又具有極度的稀缺性。相較之下,現當代板塊的收藏群體很大,更接近我們的生活,買起來風險也比較小。就精品而言,古書畫的精品基本上早就被博物館收入囊中,市場上流通的都不是最好的東西;而近現代書畫,美術館收藏的未必是最精彩的,收藏家還是有很大的機會可以在市場上買到精品。這次古書畫成績好,主要還是因為《局事帖》這個難得一見的珍品出現引發的轟動效應,是一個偶發事件。期待它成為今後的一種常態,幾乎沒有可能。”他説。(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