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夕,1953年9月生於武漢,文學碩士,歷史學博士。現為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社會文化研究院副院長,華中師範大學國學院副院長。其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學、史學、古典文獻學、文化傳播學,出版著作有《通往歷史的個人道路》、《批判史學的批判》等。
6月14日,華中師範大學張三夕教授做客貴陽國學大講堂,開講《國學經典與人生修養》。張教授説,我們説的人生修養就相當於古人説的“修己”。那當代人的人生修養從何而來?他認為主要有五種途徑,“具體説就是:家庭教養、學校教育、生活經驗、藝術熏陶與經典閱讀(讀書反省)。”
在講座中,張教授主要從“閱讀國學經典”的角度切入,介紹古人修身的理念和方法及其現實意義。
社會現實的“亂象”呼喚人生修養教育
張教授説,中國古人在人生修養教育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教育實踐經驗和歷史文化資源。從私塾到書院,學生通過反覆閱讀和背誦經典,受到以儒家倫理價值為核心的人文修養方面的熏陶,從而達到培養知書達禮的謙謙君子或儒雅君子的教育目的。
“自上個世紀初廢除科舉制,開展新文化運動以來,我國在引入西方學校教育制度的同時,也逐步放棄了在人生修養方面的歷史文化傳統。”讓張教授憂心的是“舊的已破,新的未立”,“改革開放以來的應試教育的強化,忽視了人生修養教育;再加上市場經濟負面作用下的拜金主義的氾濫,學生受到社會瀰漫的急功近利的物欲風氣的腐蝕。”
在他看來,這些給我們帶來的現實後果,就是培養的學生均缺乏良好的文明習慣,不僅丟掉了“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一類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是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大聲喧嘩等基本的公德修養也難以養成。
此外,張教授還通過幾個案例,分析了人生修養教育缺失所導致的種種社會“亂象”。
張教授總結説,社會現實的“亂象”凸顯人生修養的重要性、急迫性,而克服這些“亂象”並加強人生修養需要全社會多方面的努力,其中值得我們堅持的一條路徑就是在中國傳統中尋找經驗和資源。
國學經典中的人生修養準則超越時空
中國傳統文化把人生劃分為身內與身外兩大部分:修己與治人。按張三夕教授的恩師、著名學者張舜徽先生的説法,就是“修己,身內之事也;治人,身外之事也。致力於身內者,則尚志、敦品、篤學、立事皆屬焉;致力於身外者,則治國、安民、建功、成業皆屬焉”。
張教授説,我們現在説的人生修養就相當於古人説的“修己”,它更多的與個人內心世界、心靈空間、品德心性、舉止言談和精神境界相關。“教育史的實踐證明,反覆閱讀和背誦國學經典,是人生修養教育極為重要的一環。”但國學經典很多,哪些經典在培養人生修養方面最為基本呢?
在張教授看來,今天首要提倡閱讀的國學經典包括蒙學經典與儒釋道經典兩大類別,“前者的代表是《三字經》和《弟子規》,後者的代表性著作有《周易》、《論語》、《孟子》、《老子》等。
他説,儒家蒙學經典,不僅適合今天各級學生閱讀,也適合今天的成年人閱讀。一方面因為他們小時候也缺乏儒家蒙學經典的熏陶,需要補課;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儒家傳統蒙學經典是儒家道德倫理觀念最精煉、最通俗、最易記的表達形式,儒家傳統蒙學經典既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傳統美德和行為規範,又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全人類的普適價值。既適合兒童,也適合成人;既適合學校,也適合企業。
此外,包括儒釋道在內的國學經典,有諸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道而行”、“自我反省”、“自我警戒”等人生修養準則,至今仍具有超越時空的普世價值。“通過連接中國傳統文化血脈,有利於我們克服社會現實的種種亂象,解決信仰和價值觀問題。”張三夕教授説。
延伸閱讀
儒家傳統蒙學經典最著名的有所謂“三”、“百’、“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這三部蒙學經典偏重識字、歷史等知性教育,儒家的人生修養、道德倫理價值教育融匯在知性教育之中。講座中,張三夕教授著重論述了儒家蒙學經典在今天人生修養教育方面的價值。
其中,《弟子規》就是儒家針對年輕人提出的人生規範或修養。它以三字韻語的文字形式,明確表達儒家思想提倡什麼,表彰什麼,反對什麼,禁止什麼;應該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對年輕人的思想品德、言語行動、接人待物、為人處世等提出一系列規範要求,其核心思想是孝悌仁愛。
從社會關係的角度講,它首先看重的是家庭內部關係,既有如何處理與上輩(父母)關係的準則,也有如何處理與同輩(兄長)關係的準則;還有如何處理與一般民眾關係的準則。其次,它看重的是個人內心的修養,既有如何提高個人道德涵養的準則,也有如何提高個人文化涵養的準則。總的價值目標,就是要解決如何做一個有教養的人的問題。本報記者 鄭文豐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