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全國普通話發音標準,“尹”讀作“yǐn”,但有些地區依照古音韻讀“yǔn”。
根據2013年公安部公佈的姓氏統計,百家姓排名中,尹姓排在第95位,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26%。
中華姓氏的起源,有“同姓異源”、“異姓同源”等多種情況。河南商報記者多地追尋尹家祖先的足跡時發現,尹姓屬於“同姓異源”已是共識,且“源於地名”和“源於官名”是兩種主流觀點。
記者 王海英 文/圖
尹姓源流
源於少昊氏,以邑為氏
著名姓氏研究專家謝鈞祥所著《中華百姓大姓源流》一書中記載,尹姓的來源之一,是産生於上古時期,用地名作姓氏。
傳説,少昊是黃帝之子。他是古代東夷族的首領,東夷族以鳥為圖騰,他曾以鳥名為官名。他有個兒子叫殷(《姓氏尋源》作般),被封于尹城,子孫世掌其職,後以地名為姓氏,就是尹氏。
古尹城在今河南省宜陽縣西北、新安縣東南,也有人説其在今山西省顯縣東北。因為兩地相距不遠,因此,今河南西北與山西西南交界一帶,被認為是古尹氏的發源地之一。
尹般的子孫襲其職位,一直生活在尹這個地方。即使到了周朝,尹氏子孫世代襲為卿士,其封地仍在此處。
因而,先秦時代,尹氏的主要聚居地在今河南西北、山西西南的交界區。
源於西周太師兮甲,以官得姓
《中華百姓大姓源流》中記載的尹姓第二個來源,是以官得姓,産生於周朝。
據東漢應劭《風俗通義》記載:“師尹,三公官也,以官為氏。周有尹吉甫。”這裡所説的尹吉甫,姓兮,名甲,字伯吉甫(甫一作父)。尹是官名,商、西周時為輔弼天子的大官,職位相當於宰相。吉甫是周宣王時重臣,任太師,其子孫世襲太師之職。
“師尹”之名見於《詩·小雅·節南山》:“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毛傳》有雲:“師,太師,周之三公也;尹,尹氏,為太師。”另外,史書記載,兮甲位居師尹,其後人述其官職,庶長子伯奇以“吉”為氏,嫡子伯封以“尹”為氏。
由此可見,以官為氏的尹氏,源於西周宣王時的尹吉甫,始自吉甫之子尹伯封。
還有部分源於改姓
除上述源流外,尹姓來源還有兩種説法。
一種出自羋(mǐ)姓,始見於《史記·楚世家》。“羋”是楚國祖先的姓,源於黃帝,黃帝第八世孫季連的後代始姓“羋”,為“荊楚十八姓”之祖,後又衍化為尹氏。
另一種出自少數民族漢化改姓。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記載,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葉古祿特氏、音齋氏有的漢化尹姓;滿族、錫伯族章佳氏有漢化為尹氏者;今白族、苗族、壯族、朝鮮族等均有尹姓分佈。
播遷分佈
尹姓主要發源於河南
今以湖南、四川、湖北等地居多
尹姓主要發源於河南一帶。不過在西漢之時,尹姓已遍及陜西、山西、河北、山東等地。
兩漢之際,尹姓在貴州發展成大姓(龍、傅、尹、董四大姓)之一。史料記載,西漢時有尹翁歸出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尹齊出東郡茌平(今山東一帶);尹賞出巨鹿(今屬河北),俱為名門。
東漢時,有尹良、尹牙、尹默,分別為烏程(今屬浙江)、合甫(今屬廣西,一説廣東)、梓潼涪(今屬四川)等地名士。
另此時有經學家尹敏,出南陽堵陽(今河南方城東),後人遷居河北,在隋唐時發展成宗族大戶,故有河間郡。
魏晉南北朝時,天水(今屬甘肅)、西州(今甘肅中部和西北部一帶)尹姓繁衍旺盛,前秦、後涼、後秦等國均有尹姓任職,故有天水郡。
《姓氏考略》稱,尹氏“望出天水、河間”。“望”指郡望或望族。這是説魏晉至隋唐時期,尹氏在天水郡、河間郡是顯貴的家族,人丁興旺,英才輩出,為當地所仰望。
隋唐時,尹緯六世孫尹惠任寧州司馬,其子尹思貞任刑、戶二部侍郎。這一時期,史冊所載尹姓名人較少,但政清人和的社會大環境卻讓尹姓處於一個繁衍平穩期。
此後,尹姓發展至今江蘇、雲南、遼寧等地。宋元時,又有大批尹姓遷徙,廣布于南方地區。明朝洪武、永樂年間,尹姓由山西大槐樹徙于河南、河北、江蘇、天津等地廣人稀之處。清代,有尹姓渡海入臺,進而入居海外者。今日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多尹姓,三省尹姓人口約佔全國漢族尹姓總人口的40%。
尹姓不僅是漢族大姓,而且也是一些少數民族所使用的姓氏。
此外,尹姓也是韓國與朝鮮的朝鮮族、越南的越族(中國稱為京族)使用的姓氏。在韓國和朝鮮,尹姓是十大姓之一。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