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考古學家復原“上海第一人”:臉寬鼻塌不是美男(圖)

時間:2014年05月14日 08:56 來源:新民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上海第一人修復照

  上海,世人印象中的“小漁村”,其實走過了6000年興衰歷程。崧澤,一個地處上海西部的普通村莊,被譽為“上海之源”——上海地區最早的古文化遺址就在這裡發現,上海先民最早的生活足跡在這裡起步,崧澤文化由此得名,上海歷史由此增輝。

  經歷半個多世紀的考古發掘研究,新落成的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將在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起向公眾開放。昨天下午,記者隨復旦大學文博係教授高蒙河“穿越”到真正的“老上海”。

  崧澤文化

  上海崧澤遺址是上海遠古文化的發源地,被稱為“上海之源”。崧澤遺址發現于1957年,地處現在的青浦區趙巷鎮崧澤村,是上海最早有人類生存的地方,佔地約5萬平方米左右。崧澤文化存在的時間距今約5900-5200年,這是第一個以上海地名命名的考古學文化。

  建立在滬青平公路邊的遺址博物館,建築整體形態簡樸莊重,猶如古老村落的縮影,契合青浦周邊江南水鄉的人文地貌及水系縱橫的自然地貌,以小橋、流水、村落和庭院的組合將現代與歷史定格在遺址博物館中。3000平方米的館建築面積,只是崧澤遺址的一小部分。

  崧澤遺址博物館由“發現崧澤遺址”、“走進崧澤社會”、“傳承崧澤遺産”三個部分組成,集中展示了上海早期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進程。

  在展覽現場,展示出先民死後的墓地,可以看到,每個墓中基本都有若干件隨葬品,以陶器為主,有的有少量的石器、玉器。隨葬有石斧等生産工具的,墓主人為男性,而頸部佩戴玉璜下葬的墓主人則是女性,體現兩性之間已經出現了某種差異。而先進的全息影像布景,復原了先民們的勞作經過,以及考古發掘的艱辛歷程。

  高蒙河認為,通過展出的方式,把文物、考古變成一種文化的利用,正式地與觀眾零距離接觸,讓大家了解,當年我們的祖先篳路藍縷的發展過程。這個遺址是上海最早有人類活動的地方,所以我們把它叫做“上海之源”。

  五個第一

  自從馬家浜文化先民來到上海地區之後,這片土地上再也沒有中斷過人類活動。追溯源頭,有諸多“上海第一”都來自於崧澤遺址,它們共同構成了古今上海的起點。崧澤遺址堆積了5000到5500年前的中國文明起源的證據,實證了中國文明起源,在博物館內展示了上海第一人、上海第一稻、上海第一井、上海第一房、上海第一村的“老上海人”的生活印跡。

  這些墓葬裏發現的上海地區最早先民遺骨,經鑒定是一名年齡在25至30歲之間的男性,這是迄今發現最早的上海人遺骨,被稱為“上海第一人”,他的軀體部分已經腐爛,俯身被埋的原因也成了一個謎。在展館內,考古學家將發現的頭骨,結合先進的成像技術,復原了“上海第一人”的容貌:臉寬鼻塌,不是美男。

  1961年崧澤遺址發現的炭化稻穀遺存,是上海出土的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也是中國考古發現中最早有確鑿地層依據的材料,它為中國稻種起源提供了直接的證據。1987年崧澤遺址發現的馬家浜文化時期的水井,是中國出土年代最古老的直筒形水井,表明上海是我國最先發明瞭找水和儲水先進技術的地區。

  在崧澤遺址發現的“上海第一房”是一座地面式建築,墻體共有15個柱子腐爛後留下的直立式的洞。房內地面比較硬實,面積約5平方米多,門寬1米,根據柱洞形狀、排列狀況和內在佈局,將它復原成類似于後代的穀倉尖錐頂。低矮簡陋的房屋卻為先民遮風避雨、安身休憩的最早居所,它證明了上海先民已逐漸脫離顛沛流離的遊獵生活,向著相對安定的農業經濟發展。

  當時的上海先民,開始學會了建造房屋,出現了房屋聚集的村落。日常生活不再風餐露宿、婚姻家庭、人群組織以及社會關係也越來越複雜,為後來城市出現文明起源奠定了基礎。記者 樂夢融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