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大多數人都遭遇過這樣的困擾:明明知道減肥不該吃,可還是禁不住美食的誘惑;明明知道早睡對身體好,但就是不想睡……類似的情形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但如今,它們被冠上了個共同的名字——“明明病”,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或明知可為而不為之,被很多網友稱為“2014年最‘高大上’的不治之症”。
按照不同病因,“明明病”被按照僥倖心、行動力不足、完美主義、逆反心分為四種。僥倖心:有人想減肥,但看到美食就勸自己“多吃一餐不會胖”,可總這樣體重肯定會增加;行動力不足:説白了就是“懶”,那些在學習、工作中得過且過者多屬此類;完美主義:覺得一旦做了就要做到最好,但可能導致拖延,結果明知道要做,卻遲遲不願開展行動;逆反心:多見於青少年,明知道不該做某些事情,卻因父母阻攔而執意要做。
這個定義一齣,就被廣泛轉發,成為熱詞。有網友對號入座,大喊中招,甚至聲稱自己已“病入膏肓”。
“疾病需要對生理或心理有明確損害,‘明明病’肯定不是疾病,充其量是一種障礙。”浙江大學心理係博士後陳樹林説,“明明病”裏提及的幾種現象其實在心理學上存在已久,只是被歸納並冠上新名字,又熱門起來。“‘明明病’實際上就是每個人如何控制、管理自己的問題,在形成已有習慣、固有思維太過強烈等因素作用下,説服自己改變就會很難。” 據《今日早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