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人:李捷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副院長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捷建議,可以用中華詩詞來傳播中國形象和中國故事,用動漫、歌曲等方式讓中華傳統文化變成世界性語言“走出去”。
北青報:您建議編《中華詩詞三百首》,在學校開設課程讓學生學習。現在中小學課本中都收錄詩詞,為什麼要專設課程?
李捷:只有課本收錄的力度還不夠。詩詞是印記在中華民族文化血脈裏的,是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從小受熏陶。不一定設立為必修課,可以是選修課,這樣能夠潛移默化地達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效果,也能讓中華傳統美德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好“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北青報:應該收錄哪些詩詞?
李捷:可以從《詩經》一直到當代中華詩詞,包括毛澤東等老一代革命家的詩詞在內。在網路上、微信裏經常有些段子編得也不錯,有的鞭撻時政,有的抒發感想,這些也可以收錄其中。
北青報:有人説年輕人不太愛讀古詩,但一些流行歌曲中有古典詩詞韻味的歌詞卻很受歡迎。
李捷:中華詩詞受到格律限制,可能在年輕人中推廣比較難,歌曲是推廣詩詞很好的一種方式。其實,中華詩詞最早就是唱出來的。中國詩詞最講究意境,可以在此基礎上發揮。比如周傑倫一些歌曲的歌詞就很有意境。
北青報:去年《漢字聽寫大會》電視節目掀起了“漢字熱”。詩詞可以用什麼方式推廣?
李捷:可以通過主流媒體、新興媒體及手機、微信、微博等平臺,舉辦中華詩詞大賽等活動。
北青報:近年來中國一直在推動文化“走出去”。由於語言的局限性,詩詞好像比較難向海外推廣。
李捷:要翻譯詩歌不容易,很難做到信、達、雅。但是用動漫或歌曲的方式,就能把詩詞變成世界性的語言“走出去”。
我們可以利用孔子學院的渠道,在教漢語時把漢字和中華詩詞結合起來,一邊教認漢字,一邊講中華文明理念。還可利用海外華人聯誼、僑聯等渠道,擴大中華詩詞的海外知音,用中華詩詞來傳播中國形象、中國聲音、中國故事。
文/記者 劉一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