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作協副主席 趙麗宏
他們告訴我,在國外,説著家鄉的話,就仿佛回到了老家。在遙遠的異域,鄉音如一根奇妙的紐帶,聯繫著他們和祖國的情感。
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張泓銘與我聯署提交了一份大會發言《保護方言,應該成為國家文化戰略》。此前,泓銘先生寫來的郵件中,道出了方言式微衰弱的現狀:在南方的很多城市,六歲以下的兒童幾乎不能説方言,甚至連聽懂也有困難;六歲到十五歲的少年,大體可以聽懂方言,但基本不説。十五歲以上的青年,有時會説説方言,但説得不地道,沒有“土味”。如此下去,少則十幾年,多則幾十年,方言將在南方許多城市消亡。這種情形,不僅在南方地區,在其他區域,大致也是如此。方言的消亡,並非危言聳聽,如果不引起重視,採取措施,很多方言將成為歷史的回憶,逐漸遠離我們的生活。
也許有人認為,中國人,只要會説普通話就可以,這是國語。方言的消亡,是無法阻擋的歷史和文化趨勢。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把這種現象視作推廣普通話的成果。全中國的人,説相同的話,有什麼不好?對這個問題,不能如此簡單認識。方言是什麼?方言是地域生活和文化的口頭表達。中國地域遼闊,不同的地域生活和文化千姿萬態,它們融合聚匯在一起,才構成了浩瀚博大的中華文化。方言如果消亡,鄉音會變味,鄉愁會無所依託。中華傳統文化的很多源頭會中斷,很多地方文化將隨之消亡,中國豐富多彩的地方戲曲,將難以延續存身。中華文化的豐富和魅力,必定會大打折扣。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出國,在美國遇到幾位華僑,聽他們口中説出純正的上海話,那種親切感難以言喻。他們告訴我,在國外,説著家鄉的話,就仿佛回到故鄉,回到了老家。很多生活在異域的中國人,出門説外語,在家説母語,而他們的母語,就是他們最熟悉最親切的家鄉話。在遙遠的異域,鄉音如一根奇妙的紐帶,聯繫著他們和祖國的情感。為什麼國外的華人,能説最純正的方言,而在故鄉母土,方言卻漸漸式微?其實原因很簡單,海外的華人,視方言為維繫故鄉和祖國的命脈,只要那顆中國心還在,這命脈就會被精心地維護,代代相傳,生生不息。而在中國本土,方言卻不被重視保護,甚至被輕慢和歧視。張泓銘先生在提案中分析了方言式微的原因:一是人口空間大幅度流動的客觀需要,不同方言的人群在一起,必須以普通話溝通;二是對國家語言文字立法的消極理解,很多教育機構排斥方言,這樣,幾乎從根子上掐斷了方言的使用和傳承。
保護方言,要做一些什麼?張泓銘先生提出,要將保護方言納入國家的文化戰略,讓方言的生存和傳承得到法律的保障。這是大事情,值得專家和決策者思考討論。我以為,對老百姓而言,最要緊的是,要讓人們有説方言、聽方言的機會和平臺。在合適的場合説方言,不僅不能禁止,還應鼓勵。這不會影響普通話的主導地位。很多地方已經在為保護方言做有效的努力,如廣東的粵語電視和廣播,上海報刊的滬語文字副刊。
我以為,方言,基本上應是一種口頭的表達。方言是否一定要用文字譯音,這是值得探討的。方言進入文字的表達,必須有個尺度,尤其是一些南方的方言,我曾在臺灣的書報上讀到用閩南話寫的文學作品,用了很多一般人不識的字,如不懂閩南話,難懂這樣的作品。在上海的報紙上看到一些滬語專版,寫作者把上海話的每一個發音都轉化成文字,讀來不倫不類,外地人讀得莫名其妙,上海人讀著也彆扭。
(本報北京3月11日專電)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