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資料圖。
中新網2月25日電(上官雲) 23日,知名文化學者于丹在微博發佈一條談霧霾的文字引發網友關注,在獲部分網友讚譽“正能量”的同時,也有不少人表示對這段“心靈雞湯式”的文字難以忍耐。此外,不少人紛紛質疑于丹這樣的説法是將霧霾這樣嚴肅的公共政治問題置換為私人體驗,並表示于丹的“心靈雞湯”錯解“心學”。其實,這已並非于丹言論第一次遭到“吐槽”。
于丹微博談霧霾:“能做的是不和它較勁”遭吐槽
于丹此前曾在央視《百家講壇》解讀論語,因通俗的語言和心靈雞湯的講解方式迅速走紅。在她的《于丹讀<論語>心得》系列圖書出版後更是受到讀者熱捧,其“心靈雞湯”式的語錄更是被奉為經典。
23日中午,于丹發佈一條談霧霾的微博,表示北京霧霾已經持續至週末,“大家能做的就是儘量不出門,不和它較勁。”隨後支招面對霧霾大家可以“關到府窗,儘量不讓霧霾進到家裏;打開空氣凈化器,儘量不讓霧霾進到肺裏;如果這都沒用了,就只有憑自己的精神防護,不讓霧霾進到心裏。”
該微博發出不久便引來網友頻頻吐槽,質疑其錯用傳統文化中的“心學”,其中不乏一些網路“大V”。有大V表示,儒學至王陽明心學都強調在面臨不利時不是單純的忍,而是知行合一。
此外還有網友表示,于丹的糊塗之處就在於把霧霾災難這樣一個嚴肅的公共政治問題置換成一種私人體驗,從而回避對問題根源的追究。
對這些質疑,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于丹助理,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心靈雞湯”式言論早前曾引發爭論
其實這並非于丹的言論第一次引發爭議。早在2013年,曾有一次鬧的沸沸颺颺的“于丹心靈雞湯事件”。當時于丹曾在微博上發佈一條冠以張大千名頭的“心靈雞湯”微博,卻迅速引來不少網友的圍觀和惡搞,因為網友們在閱讀之後發現,所謂張大千的話竟然是金庸小説《倚天屠龍記》中的《九陽真經》的內容。
而在一段名為“老友記:于丹 陳鋒《時代病了》”的視頻中于丹“心靈雞湯”式的回答也曾引來批評。該視頻中,于丹提到一個大學生曾問她,自己在北京一無所有,好多朋友請吃飯負擔重,該怎麼辦。于丹便回答道,能留在北京並有正式工作,獲許多人請吃飯是人緣好,這並非一無所有。有人質疑,這段話聽起來合理,但這位學生實際尋求如何解決物質上的問題,而于丹卻是取詭辯的方式回答,屬於精神層面。
不少人表示,無法接受這樣只教人忍耐的“心靈雞湯”式説法,並表示“逆來順受不應該是一個人生活的姿態。”
也有一些網友對於丹的此類言論持肯定態度,認為這給不少人帶來了“正能量”,至少在精神層面具有積極意義。
引發爭議原因或因學者身份
對於丹言論頻繁引起爭議的根源,曾有學者表示,根本原因並非在於言論本身的失誤之處,關鍵是于丹的學者身份。對於自己不擅長的的一些問題應坦承表明“不了解”,而非給予一些模棱兩可的話,誤導他人。何況於丹還是一個大學教師,又已經成為知名的公眾人物,因此公開發表言論應該具有嚴謹的態度,亦應有責任心。
于丹此前曾因解讀傳統國學《論語》知名。齊魯晚報載文指出,于丹此前關於《論語》的解讀就曾被挑出了無數硬傷。作為一位傳統文化的傳播者,不能整天打著傳播傳統文化的旗號,愚弄讀者。雖説微博是小文,發微博是小事,但是小處能見大,不尊重小文何來尊重傳統文化。
揚子晚報亦曾評論道,此前于丹為推銷新書,總是千方百計迎合潛在的消費者,學者身份和角色扮演的錯位,公共形象受到質疑,才是她備受爭議的關鍵。一心鑽到“錢眼”的學者,必然會成為知識的“特洛伊木馬”,造成公共文化生態的惡化。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