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作家李翊雲推新作
小說以女生投毒事件為背景
李翊雲是當今美國備受關注的新銳作家
華裔美國作家李翊雲以女生投毒事件為背景的小說《比孤獨更溫暖》(Kinder Than Solitude)將于本月晚些時候由蘭登書屋在美國發行,英國大作家薩爾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為李翊雲的小說新作寫了熱情有加的書評和薦語。
這部小說講述了三個好友默然、如玉和伯陽卷入了一起神秘的“事故”:一個朋友遭人投毒。20年後,好朋友天各一方,已顯疏遠。默然在加州,如玉在威斯康星,伯陽則留在北京。三個人經歷不同,環境各異,卻同樣被往事糾纏,在集體罪行的惡感中陷入自我懷疑,並在孤獨中沉淪。
在線雜志《格爾尼卡》日前刊出紐約作家埃米莉·帕克(Emily Parker)與李翊雲的長篇對話錄,談及20年前真實的懸案——帕克女士去年初夏為《新共和》雜志撰寫過朱令案的報道。李翊雲否認小說新作基于該案寫成,盡管她對此“非常熟悉”。
“我認為這個案子始終停留在我的意識深處,在我看來,它對整整一代中國人都有許多含義。”她說,“好像在中國存在著一個一代人或一個集體的決定,就是決不能讓她被遺忘。”
1972年出生的李翊雲是旅居美國的使用英文寫作的華人作家。1996年,從北大生物係獲得學士學位後,她赴美留學,2000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免疫專業碩士。
2002年,李翊雲入讀著名的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坊,三年後以處女作《千年敬祈》(A Thousand Years of Good Prayers)贏得世界上獎金最高的短篇小說獎——首屆弗蘭克·奧康納國際短篇小說獎。2006年,《千年敬祈》獲美國筆會海明威獎(Hemingway Foundation/PEN Award)。
2007年3月,李翊雲被英國老牌文學雜志《格蘭塔》(Granta)雜志評為美國最傑出的21位35歲以下青年小說家。
2009年,她出版了首部長篇小說《漂泊者》(The Vagrants),次年再出第二本短篇集《金童玉女》(Gold Boy,Emerald Girl),皆獲好評。2010年,她被美國《紐約客》選為最值得關注的20位40歲以下年輕作家。
去年1月,她就莫言的小說為《衛報》撰寫書評稱:“《四十一炮》讀來就像當眾手淫,有時讓人大笑,到了最後,它讓讀者想到,這樣的一種行為本該私下進行,而非付諸出版。”
在上個禮拜發表的對話中,她繼續談到以莫言為代表的同一個年齡段的“中國男性作家群”,說他們熱衷于“描寫非常淫亂的性場面,倣佛以此作為對體制的反叛”。
李翊雲表示,在《漂泊者》中,她雖然也寫到施暴,卻是用“非暴力的方式”寫的,而莫言以一種極端方式來描寫各種各樣的身體毀傷和人體代謝,這樣一來,讀者對暴力反而不會認真加以對待,他們會想:“這不是真的,這不可能是真的。”
“比孤獨更溫暖”是一個權宜的翻譯。李翊雲日前透露,她仍在琢磨更好的漢語書名。
對于李翊雲用英文寫小說並且在國際社會獲得讀者廣泛認同的現象在華人世界還引起了不小的關于寫作意識形態的討論軒波。“我不用中文寫作。我無法想像我用中文寫作。”她對作家埃米莉·帕克說。
2月10日,《格蘭塔》雜志在網站上刊載了《比孤獨更溫暖》的節選。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