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12月4日電 據《澳門日報》12月1日刊載署名石吾年文章指,回歸十五年來,澳門在三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實現了經濟跨越式發展,彰顯了“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
經濟實現跨越發展
回歸前,澳門經濟持續下滑,連續四年負增長,失業率高企,居民收入下降,營商環境惡化,財政滾存只有廿四多億元。回歸後,特區政府實行“固本培元,穩健發展”的施政方針,開放賭權,明確了博彩旅遊業的産業發展方向,妥善應對矛盾問題,把握內外機遇謀求發展。中央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支援政策,包括2003年實行“自由行”政策,全面推動落實CEPA方案等。這些政策措施極大地促進了澳門博彩旅遊業的發展,有力助推澳門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經濟總量翻三番多
從經濟增速看,1999年至2013年,澳門本地生産總值年均實際增長12.7%,有三年增速超過兩成,是澳門歷史上發展最快的時期,也是同期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
從翻一番所需時間看,回歸後經濟總量由502.7億元(澳門元,下同)增長至4134.7億元,翻了三番還多。第一番用了六年多,第二番不足五年,第三番僅用了三年。
每人平均GDP全球第四
從每人平均GDP看,同期澳門的每人平均GDP由1.5萬美元增至8.7萬美元,增長4.8倍。據世界銀行排名,2013年澳門每人平均GDP位列亞洲第二、世界第四(僅低於盧森堡、挪威和卡達三地)。
從每平方公里GDP産出看,2013年澳門為16.5億美元,超過深圳的1.2億美元、香港的2.5億美元,居全國城市之首。
政府財力增長強勁
隨著澳門整體經濟特別是博彩收益快速增長,特區政府的財政收入持續大幅攀升,公共財政年年保持盈餘。1999年至2013年,財政收入由169.4億元增至1759.5億元,增長9.4倍,年均增長逾一成八。截至今年九月底,政府財政儲備資産總額及2013年以來財政盈餘累計4484.3億元。外匯儲備大幅增加,由回歸之初的28.6億美元增長到今年九月底的161.5億美元,增長了4.6倍。
澳門實行簡單低稅制,是全球低稅率地區之一。近年特區政府還實施了減稅、免稅、退稅等政策。在總體稅賦水準較低的條件下,澳門財政收入主要源於較高的博彩稅率和博彩稅的大幅增加,1999年至2013年,博彩稅佔財政收入的比重從28.3%上升到76.4%。
成功抵禦外部衝擊
在全球化時代,澳門作為微型開放經濟體,人口少、地域狹小、經濟嚴重依賴外部市場,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特別是內地因素影響。回歸以來,澳門經歷了多次嚴重的外部衝擊,包括2003年非典、2005年新加坡賭博合法化、2008年金融海嘯、2009年甲型H1N1流感以及歐債危機等。面對危機,特區政府及時統籌安排、制定政策、投放資源,在中央大力支援下,金融體系表現較為穩定,資産品質不斷優化,盈利能力增強,經濟發展相對平穩,積極有效、從容有序地走出陰霾,始終保持良好的營商環境。
屢獲國際機構好評
2002年,世貿組織評估澳門後,肯定回歸後的澳門仍然是世界上貿易和投資政策自由開放的地區之一;2003年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投資兩次調升澳門的整體信用評級,年初由Baa1調升至A3,年底再由A3調升為A1;2005年,澳門被英國《金融時報》屬下的《外國直接投資》雜誌評為亞洲“最具經濟發展潛力城市”。
今年初,美國傳統基金會最新公佈的2014年度《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顯示,澳門的總體經濟自由度評分為71.3,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準,在全球一百七十八個經濟體中排名第廿九位,在亞太地區四十二個經濟體中澳門排名第七,僅次於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亞、紐西蘭、中國臺灣及日本,這是澳門自2009年被納入評估以來,連續第六年被評價為“較自由”的經濟體。
今年中,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澳門特區第四條款磋商報告中,肯定澳門採用的與港元掛鉤的貨幣發行制度,認為澳門特區擁有亮麗的經濟前景,整體經濟在服務出口及投資帶動下,預計中期內能維持百分之八至十的強勁增長,失業率則維持在1.7%的低水準。
博彩業晉穩健發展
2001年,特區政府提出“以博彩業為龍頭,服務業為主體,其他行業協調發展”的基調。國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現任行政長官崔世安亦在第四任行政長官候選人參選政綱中表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是澳門未來發展的主要目標,將成立“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委員會”,規劃總體發展目標,制定中、長期計劃和落實措施,通過發展綜合旅遊休閒項目,推動旅遊業與文化創意、會展等産業結合,促進關聯産業互動發展。
當前,澳門博彩業進入穩健發展期,澳門經濟進入“新常態”,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進入機遇與挑戰並存的關鍵時期。總體上看,機遇大於挑戰。今後,澳門特區需要特別重視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妥善解決博彩業“一業獨大”、資源約束和承載力等問題。需要切實圍繞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的發展定位,把博彩業適度有序發展與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有機結合、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有機結合、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後盾作用和提高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
[責任編輯:普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