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書訊

哈布斯堡帝國如何自毀式解體

2017年01月19日 08:40:31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書名:《哈布斯堡的滅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奧匈帝國的解體》

  作者:(美)傑弗裏·瓦夫羅

  譯者:黃中憲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8月

   文/鄭渝川

  一戰的結束,正如許多歷史學家及政治家所指出的那樣,埋下了之後20年歐洲重新走向戰爭的伏筆。對這樣一個判斷,過去的人們主要是從《凡爾賽合約》基於羞辱和削弱德國,所引發的強烈反彈的角度來理解的。

  美國軍事史家、北德州大學軍事史中心主任傑弗裏·瓦夫羅給出了另一個層面的理由解釋:一戰期間與德國組成同盟國的奧匈帝國,在《聖日耳曼條約》、《特裏亞農條約》中解體,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三國獨立,讓羅馬尼亞、塞爾維亞的版圖有所擴大,只剩下一小塊地區組成純粹的奧地利共和國,這種安排讓整個中歐出現了巨大的權力真空,其後果在20世紀20、30年年代顯現得非常明顯——復興並重新走向的德國,將不必擔心受到掣肘,而是能夠以各個擊破的方式擴充戰爭機器。

  奧匈帝國在歷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拿破侖一統歐洲的野心就是被奧匈帝國、沙皇俄國和英國聯手挫敗。而鐵血首相俾斯麥統領的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也必須首先尋求擊敗奧匈帝國。在17世紀開創的威斯伐裏亞條約體系中,奧匈帝國而不是法國或者普魯士(德國),長期充任中歐乃至整個歐洲大陸勢力平衡的調停者。著名外交家基辛格在《世界秩序》等作品中就高度肯定了奧匈帝國的存在意義。

  一戰讓這樣一個帝國潰敗了。但有別於同時被摧垮的德意志帝國、沙皇俄國、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是以非常滑稽和荒唐的方式,在一戰開戰後的幾個月內,就充分暴露出虛弱的本質,之後的三年多大戰,它已經完全變成了德國的附庸,在消耗戰中絕望的等待著戰勝國的裁決(如果德國僥倖取勝,顯然也將讓奧匈帝國解體)。這個帝國在戰爭中的表現,讓它的對手和盟友,甚至帝國的各級官僚、將領和廣大民眾都感到噁心不堪。

  傑弗裏·瓦夫羅所著的《哈布斯堡的滅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奧匈帝國的解體》一書,以軍事史家的直率和犀利,向讀者解析了一個老邁昏庸的帝國,是如何以錯誤的方式削弱國家行動能力和動員能力,是如何傲慢而愚蠢的激化區域地緣矛盾,又是如何低效的發起一場必敗無疑的戰事,並失去冷靜的加速葬送軍事資源,臨到末了還錯失求和止損的機會。當然,一戰的爆發並持續如此之長的時間,給人類文明帶來如此深重的災難,堪稱愚蠢的國家肯定不止是奧匈帝國,包括這場戰爭的戰勝國英國和法國,在應戰之初也絕沒有預料到戰爭的代價如此巨大。

  《哈布斯堡的滅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奧匈帝國的解體》一書開篇就指出,奧匈帝國在1866年敗于普魯士(後來的德國),就已經表明這個國家已經不是半個多世紀之前能夠鉗制拿破侖的無敵強國。這個帝國在解體之前,是歐洲第二大帝國,下轄的民族、出身身份各異的多種族群,卻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主體民族。哈布斯堡家族努力維繫帝國的延續,但其所作所為,例如授予匈牙利人越來越大的自治權力,非但沒有彌合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的二元聯合體之內的縫隙,相反還破壞了帝國的行動能力和動員能力。書中不無譏諷的指出,由於匈牙利人的掣肘,奧匈帝國的兵役人口和軍備水準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甚至低於歐洲公認的落後國家俄國。而在書中多個章節之中,讀者也將看到,奧匈帝國的軍隊中,各民族族群的軍人對於國家沒有認同感,也不具備基本的凝聚力,作戰意志幾乎不存在。

  奧匈帝國的又一大危機出現在它的高層。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生於1830年,1866年普奧戰爭的失敗已經證明其昏庸無能,更不幸的是,這個皇帝的壽命足夠長,一直活到了1916年。在一戰爆發時,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已經84歲,卻依然不願放權給皇儲斐迪南大公。19世紀是歐洲民族主義勃興的世紀,奧匈帝國轄內的各主要民族都提出了相應的政治訴求,為了應付這種思潮,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在聯邦、集權兩種方法之間焦慮不安地搖蕩,忽而此法,忽而彼法”,整整浪費了半個世紀的國家轉型時間。而殞命于1914年6月28日的皇儲斐迪南大公,進取精神要比叔叔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更強,能力卻值得懷疑。一戰打響後,曾經長期深受斐迪南大公推崇的奧軍統帥康拉德,盡顯其軍事外行的“風采”,可以將一副本來已經很爛的牌打出更加令人絕望的結果。

  斐迪南大公最不明智的,當然是在歐洲民族主義甚至是極端民族主義甚囂塵上的背景下,公然提出挑戰。從這個意義上講,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遇刺身亡的事件,帶有極大的偶然性,但他本人甚至奧匈帝國皇室的其他人成為塞爾維亞極端民族主義的耙子,遭遇刺殺,在當時顯得不可避免。斐迪南大公曾一度借叔叔弗朗茨·約瑟夫一世體弱之機,擴張權柄,卻也仍然未曾致力於更新奧軍的軍備。他所主導的戰爭計劃,自一開始就是無法實現的,就是註定要讓奧匈帝國在戰時成為德國的“豬隊友”:兩國商定在東線戰場全力迎擊軍隊體量龐大的俄國,但奧軍卻有自己的小九九,打算分兵先打敗塞爾維亞。斐迪南大公和康拉德都未曾預料到,戰力之弱如奧軍,甚至不是塞爾維亞人的對手。

  斐迪南大公遇刺後,如果奧匈帝國迅速掀起對塞爾維亞的報復,在當時的歐洲政局背景下,短期內俄國和英法都將無法且無意作出強硬對抗反應,畢竟,這些國家能夠一定程度上理解皇儲被刺帶給一個帝國的羞辱並因此激起的憤怒。奧匈帝國的反應卻慢上了很多拍,傑弗裏·瓦夫羅指出,帝國皇帝與匈牙利王國之間、在高層將帥之間的爭論,就葬送了開戰的絕好時機(這個評價僅僅從軍事角度出發)。這場戰爭打響時,也已經敲響了哈布斯堡帝國的喪鐘。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