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杭6月14日電 (張金川 林斯乾)一個“閩臺客家族譜文化研究中心”正在“客家祖地”福建上杭縣加快推進建設。如今,這裡的客家族譜博物館已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吸引臺胞跨海前來尋根。
上杭縣委書記謝海波14日向中新網記者表示,將以客家族譜申報“中國檔案文獻遺産名錄”和“世界記憶工程”為抓手,加快“閩臺客家族譜文化研究中心”建設,使上杭成為客家民係形成、發展、遷徙展示中心,客家民俗、民風、民情展示中心,客家成就展示中心。
上杭是閩西五個純客家縣之一,建縣至今有千餘年歷史。在客家民係播遷發展中,上杭是繼寧化石壁之後的又一個“祖居地”,自唐宋以來50多個客家姓氏在此開基創業,並向外播遷,裔孫達幾千萬人。這給上杭留下了豐富的客家文化生態資源,尤其客家族譜文獻數量眾多。
目前,上杭客家族譜博物館收藏閩、粵、贛、川、桂、臺等客家地區153個姓氏的3000多部、2萬多冊客家族譜,以及大量珍貴的客家祖宗圖、家傳文物、客家方志等,已是臺灣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等兩岸多所高校的“客家族譜研究教學實踐基地”。
“海峽兩岸客家是一脈相承的,誰也割不斷血脈淵緣和文化傳承。”謝海波認為,“族有譜牒,則人知其所出,知其所出則尊其祖”,承載著客家人歷史記憶、血緣文化的客家族譜,就是兩岸客家同根同源的重要佐證。
上杭的客家族譜已經先後三度赴臺展示,掀起兩岸的尋根謁祖熱潮。據統計,僅過去5年,上杭客家族譜博物館接待前來尋根謁祖、對接族譜的臺胞約10萬人次。
“我們將充分發揮客家族譜檔案優勢,進一步弘揚‘族譜文化’,以客家族譜為紐帶,做活‘血緣’文章。”謝海波強調,推進閩臺客家族譜文化研究中心建設,要加強與臺灣客屬社團的溝通和聯繫,定期舉辦研討活動,互通資訊,分享研究成果,深化與臺灣客家淵源關係研究,增強臺灣鄉親對客家文化的認同感。
與此同時,以客家族譜、祖祠、祖墓等體現姓氏源流的文物為載體,使客家在臺裔孫有譜可考、有據可查、有根可尋、有祠可拜、有墓可祭,吸引臺胞尋根謁祖,推動兩岸交流合作。
“閩臺客家族譜文化研究中心”的建設也契合了當下客家研究熱的方興未艾。在正于上杭舉行的海峽客家族譜文化風情節上,客家族譜展、客家族譜論壇、兩岸族譜對接等活動同期舉行,客家族譜文化産業化成為兩岸專家學者熱議的話題。(完)
[責任編輯: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