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余光中談寫作:原則是“白以為常,文以為變”

時間:2014年06月06日 13:59 來源:大河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四十年來,余光中的一首《鄉愁》道盡了海內外華人共同的思鄉情結。昨天上午,著名詩人、學者余光中、綠蒂來到河南省文聯,與中原詩人展開了一場“現代語境下的中國詩歌——豫臺作家座談會”,在兩岸詩人共敘交流的同時,余光中也帶來了他多年來的創作經驗——“白以為常,文以為變”。記者梁寧

  座談會的主題是“現代語境下的中國詩歌”,對於“現代語境”,詩歌語言一向親切自然的余光中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現代語境下的語文並不是大白話,像口語一樣,雖然也有那種演講精彩的,像林肯演講三分鐘就成為一篇名文,但是這個情況比較少見”。余光中認為,如果要創造語言的文學,就要先鍛鍊文學的語言,就是把口語、日常生活的用語提煉到能夠拿來寫作、評論等的一種新的語文。

  “所以我無論寫詩,無論是散文,評論文章,甚至於翻譯,都有一個原則,那就是‘白以為常,文以為變’。白話是我的常態,和現代作家一樣,大家都用白話,可是白話寫得太多了,也覺得啰嗦了,需要簡潔一點或者需要引用古人、名家一句話等等。這個時候就是我所謂的‘文以為變’,以文言的功力在轉彎抹角的地方發生變化。”余光中説。

  臺灣詩人綠蒂也贊同余光中先生的寫作手法,他認為,近年來,內地民間詩刊正在蓬勃發展,尤其是有網路以後,大家在網路多了很多發表的園地,但也出現了一些並不太好的寫作傾向。“一是現代詩歌不要太口語化,詩一定有它要表達的內容,希望塑造一個我的情感的敘述和記錄,希望讀者能分享我所表達的想法;二是詩歌不要太難懂,只有詩人自己看得懂的詩歌,如何能讓一般讀者接受呢?”

  對此,原河南文藝出版社總編輯、詩人單佔生則以余光中先生的《鄉愁》為例,指出中國現代詩歌的價值與詩人創作的任務所在。“為什麼《鄉愁》會産生這麼大的影響?一是它特殊的表達形態和特殊的語言表達方式,更重要的是它所傳達的情感,這種情感其實並不是地域之間的隔離,更多還是鄉愁本身所給我們帶來的漂泊感,每個人所失去的家鄉的感覺,這種東西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意向很多,但是到了余先生這裡他把這種東西強化了,有了一個帶有原形色彩的鄉愁意向在這裡出現。詩人的任務是什麼?詩人的任務就是創造文化中的原形狀態,比如屈原是憂國的狀態,杜甫是憂民的狀態。”

  座談會上,河南省文聯主席楊傑説:“河南地處中原,文化厚重,也是詩歌的故鄉,一部《詩經》大概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詩歌都和河南有關係,古代的詩人杜甫、白居易,近代以來中原大地也是詩人輩出,包括現在活躍在詩壇的一些年輕詩人馬新朝、張鮮明、萍子等,河南詩人的群體在全國詩壇中也是不可忽視的力量。詩歌雖然是最古老的文學樣式,但是它的那種穿透力在今天仍然是非常鮮活,希望大家通過相互思想的碰撞能夠加深感情,同時也希望通過這次活動不斷加強臺灣和河南作家的交流和合作,在交流中相互學習,在學習中相互提升,能創造出適合我們時代的佳作。”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