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元代大畫家王蒙拋官隱居創傳世之作

2013-10-13 11:02:00
來源:新民晚報
字號

  元·王蒙《秋山草堂圖》。

  五代、宋的山水畫,崇尚水墨,故巨然的《秋山問道圖》以水墨畫秋山,極盡空寂幽秘的禪意,但也似乎少了點秋色的瑰麗絢爛、爽落深邃的天趣。元代漸興淺絳淡彩,在墨骨上薄敷赭石、花青等色,依然淡雅秀逸,而王蒙的《秋山草堂圖》則別具一格。

  《秋山草堂圖》縱123.3釐米,橫54.8釐米,紙本,淺設色,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圖繪秋山水岸,岸邊蘆荻蕭瑟,臨水的草亭前有人支網捕魚;秋山林木茂密,紅葉絢爛,有茅屋草堂掩映其間,茅屋中有村婦勞作,稚童嬉戲,而草堂上則有高士踞坐榻上展卷閱讀,一派祥和的生活場景。水面遼闊,山不高,連綿起伏,典型的江南丘陵景色。以濃墨幹筆勾皴,已是元畫的特色。樹葉或作點葉,或作勾圈夾葉,墨筆點葉上普罩赭色,而夾葉中先敷赭色,然後用薄硃砂色由淡而濃積染,使樹葉的硃砂色有明顯的濃淡變化,突現樹葉的立體感和層次感,而不是簡單的平涂。土石和叢樹邊,是密密的濕筆墨點,然後用淡硃砂色復點,這方法同樣應用於水邊的荻花的復勾上,使畫面上幾乎鋪滿濃淡變化的硃砂色點,渲染出濃重的秋意。硃砂色,這似乎是中國畫特有的紅色,它不如大紅色的濃烈,也沒有硃磦色的亮麗,但卻透出沉穆野逸的古艷。這樣的點染方法,還見於王蒙的《具區林屋圖》《太白山圖》中,畫面艷而不俗,在淺絳設色中獨具一格,極具王蒙的個人特色。

  王蒙傳世的畫中,以“草堂”為名的有《東山草堂圖》《西山草堂圖》和《秋山草堂圖》等。在畫中,除了寺廟,如《太白山圖》中的寧波天童寺畫的屋脊鬥拱,他畫的民居,幾乎一色的是草屋。這是元代文人隱居山林的真實生活的寫照。元代受異族統治,漢族文人不受重視,王蒙雖也曾做過一個閒官——“理問”,但在當時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之際,他拋棄了這個官,攜妻張氏隱居於杭州東北的黃鶴山,長達二十多年,過的就是芒鞋竹杖、臥雲望山的清貧生活。他名其屋為“白蓮精舍”,自號“黃鶴山樵”,覽雲觀山,師法造化,又時而下山,往來于黃公望、吳鎮、倪瓚及文人高士間,畫風漸變。觀其後期的《青卞隱居圖》《林泉清集圖》及《夏日山居圖》等,從其反覆皴、擦、染形成的明暗光感,以及獨特的焦墨擦筆體現的近實遠虛的透視感,將宋代繪畫的寫實精神以及元代繪畫的寫意意識推進到一個更接近事理的高度。這一切變化,得益於王蒙數十年處身於山水之中,不斷地觀察、寫生、修煉,才臻此化境。(張德寧)

[責任編輯:孟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