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網路文學正邁入轉型升級發展新階段

2021-06-04 08:21: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日前,中國作家協會發佈《2020中國網路文學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對過去一年中國網路文學在作品創作、理論評論、産業發展、國際傳播、人才建設等方面的發展狀況,進行了全面回顧和總結。

  2020年,網路文學發展有什麼新趨勢新亮點?在高品質發展進程中還有哪些不足和短板?産業發展和海外傳播有哪些新變化?記者採訪部分網路作家、網路平臺負責人和網文研究專家進行解讀。

  現實題材作品佔60%以上,但品質仍需提高

  藍皮書指出,2020年,網路文學的題材結構進一步優化,現實題材佔比進一步提高。在各大網站平臺發佈的年度新作品中,現實題材作品佔60%以上。抗疫與醫療、脫貧致富、工業與服務業等創業題材,成為2020年現實題材的突破點。

  2020年,一批優秀現實題材作品受到網友熱捧。《特別的歸鄉者》《故園的呼喚》《桃源山村》《無二無別》等,正面描摹新鄉村的創業史,傾力塑造了歸鄉者的時代新人形象;《共和國天使》《逆行者》《白衣執甲》等聚焦抗疫,書寫最美逆行者等。

  網路作家何常在表示,從最近的現實題材創作可以看出,網路文學多了對現實的思索以及對生活的探討,多了宏大的立意,多了對小人物命運悲歡的關心,説明網路作家日益成熟,對現實題材的探索之路,更加有寬度與廣度了。

  現實題材創作強勁,離不開國家和社會的倡導和引導。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網路文藝委員會委員桫欏觀察到,2020年,從中國作協到地方作協和文學網站,都出臺了一系列措施鼓勵現實題材創作,像中國作協組織136名作家發出的《提升網路文學創作品質倡議書》以及一些地方和平臺舉辦的現實題材徵文大賽等,營造了現實題材創作的濃厚氛圍。

  不過,現實題材作品佔比增加,真正能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精品佳作仍較少。桫欏指出,有些作品不過是流水賬式的生活記錄,缺乏基本的文學品質,品質亟待提升。同時,關於現實題材創作還存在模糊認識,例如一些作品中的世界觀雖然沒有突破客觀規律,但仍然是以空想為主的虛構生活,像一些體育競技文、霸道總裁文等,算不算現實題材?這需要從理論上進行辨析。

  網路文學對文創産業的貢獻進一步提升

  IP依然是網路文學産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藍皮書指出,2020年,網路文學繼續發揮龍頭和核心作用,拉動下游文化産業總産值超過1萬億元。據統計,2020年中國數字閱讀行業産值達372億元。網路文學版權由獨立運營向合作、聯動開發發展,逐漸形成全IP運營生態,網路文學對文創産業的貢獻進一步提升,網路文學行業進入轉型升級發展新階段。

  年度爆款劇《慶餘年》屢上熱搜,《大江大河2》等現實題材改編作品引發觀看熱潮。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全年網路小説改編的影視劇目在140部左右,在熱度最高的網劇中,網路文學改編的比例達60%。

  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周志強認為,網路文學進一步走向“IP化”是一個值得肯定的趨勢,網路文學正處在關鍵的轉型時期,需要跟影視聯手,開拓新的市場,煥發新的活力。

  不過,隨著網路視頻平臺不斷擴張,音視頻娛樂成為主流消費形式,導致數字閱讀行業流量明顯下降,網路文學市場也受到直接衝擊。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的數字閱讀App使用率相比半年前下降了0.8%,在各類手機中的使用時長佔比從上年的7.2%下降至4.6%。

  晉江文學城總裁劉旭東認為,人們直接進行文字欣賞的時間在變少,但這並不意味著網文正在走向末路,相反文字作為高效低成本的創作工具,依舊有頑強的生命力,其快捷的發表和評價體系有利於從中篩選出好的作品,成為IP開發的源頭。這種趨勢下,不妨讓其回歸文學本身,堅持開放包容的宗旨,豐富題材類型,保留火種,讓網文儘量走得更遠。

  在首都師範大學美育研究中心教授許苗苗看來,資訊技術革新,網路生態更加多樣,網路文娛可選項目增加是良性發展。不同項目之間不單純是相互替代,而可以共同繁榮。受到挑戰的,是某些網文類型,比如戲劇化誇張搞笑的這類作品在文字描述時強調視覺效果,容易被改編為短視頻,但這類作品不是網文的全部。視頻的外部衝擊是放進網文行業的鯰魚,可以有效打破壟斷模式,促進行業更新。

  網文出海從內容傳播走向機制輸出

  藍皮書指出,2020年,網路文學界更加注重國際傳播的方式和品質,海外實體出版合作進一步深化,線上閱讀覆蓋用戶持續擴大,産品佈局初具規模,海外投資外延擴大,網文出海從內容傳播走向機制輸出。

  數據顯示,中國網路文學共向海外輸出網文作品10000余部,其中,實體書授權超4000部,上線翻譯作品3000余部。網站訂閱和閱讀App用戶1億多,覆蓋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

  網文出海從作品傳播走向更深層次的機制輸出:一是建立海外付費機制,為海外讀者量身打造本土化付費閱讀體系,建立起付費訂閱、打賞、月票等機制;二是建立翻譯機制,進行翻譯孵化和翻譯品質控制,對職業譯者進行培訓考核;三是輸出原創機制,支援海外作者原創,對國外原創作家進行培育扶持。

  山東大學文學院副研究員肖映萱認為,目前,在官方的扶持推動、網站的主動出擊、歐美讀者的自發翻譯下,作品的輸出和翻譯已初具規模並頗有影響,在這些中國網路小説的翻譯平臺中,也出現了海外讀者模倣中國網路小説進行的網路類型文寫作,同時也把中國網文的生産機制推廣到海外。這不僅對網文有序成規模地走出去提供了保障,也有助於樹立中國文化在海外傳播的形象。

  隨著網文不斷走出去,一些短板和不足也顯現出來。翻譯是制約網文出海的重要因素。從搭建渠道、版權售出到翻譯作品過程漫長,翻譯成本居高不下。海外粉絲的自發翻譯收入沒有保障,機器翻譯的品質尚不能令人滿意。

  中國作協網路文學研究院研究員馬季指出,翻譯是一項龐大的工程,機制完善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我們現在應該做的是將優秀的網文譯介出去,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文化交融的過程。好的作品翻譯出去,不可能每一部都産生影響。在不斷積累的基礎上總結經驗,花上10年到20年工夫,網文出海就一定能取得不錯成績。年輕的寫作者或許自己就具備翻譯能力,工具翻譯永遠只能是輔助。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智慧化也是一個方向。(記者 劉江偉 張國聖)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