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數字時代的“童年禮包”(數字時代的文化生活)
一方面鼓勵孩子借力科技,繼續積極使用數字文化資源,助力成長;一方面,引導孩子對線上世界適時知止,審慎甄別
如今,豐富的數字文化資源正向少年兒童敞開,如同故事中可以隨心變化出一桌美食的魔毯,隨時隨地給孩子們奉上精神文化的宴饗。線上圖書館、線上美術館、線上博物館,消弭了古今中外文化寶庫和孩子們之間的時空距離;吹拉彈唱、琴棋書畫、語言學習,十八般武藝,想學哪一樣,幾乎都有線上資源任其選用;海量的音視頻資源和應用程式,更是一個個觸手可及的“空中學堂”。數字文化資源大大拓展孩子們看世界的視野,鼓勵孩子們主動探索未知的熱情,有助於從小培養“終身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更為重要的是,數字時代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的流動,緩解地區發展不平衡帶來的教育不均,從而讓更多孩子受益。伴隨網際網路的普及和數字基建的展開,偏僻地區的孩子,憑藉網路看到大山外面的世界,和其他同齡人一樣享受品質一流的雲端課堂,接觸到新的學習方法和海量文化資源。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也是受益於數字時代的普惠,各地少年兒童學習的方式更加多樣。相信很多人對相關部門迅速在偏遠地區架好數字基站、保障孩子們網上學習的新聞記憶猶新。
數字時代給廣大少年兒童帶來的這份“童年禮包”,其價值是顯而易見的。與此同時,作為積累了更多經驗和生活閱歷的成年人,則需做好孩子和海量數字文化資源之間的緩衝帶和防護墻。
為什麼?因為兒童是特殊的網際網路用戶,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身心特點,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這就對數字時代文化産品的生産者提出客觀要求。比如,以孩子為受眾的線上課程、文化産品,需了解並尊重兒童成長普遍規律,避免揠苗助長。這同時對學校和家庭提出要求:不僅要對海量數字文化産品是否適齡具有敏銳甄別力,還要適時平衡好孩子的線上、線下生活,避免“網生代”的他們沉溺于“二手資訊”的餵養,而對活潑潑的線下生活産生鈍感。
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説,“間接經驗”不可或缺,但不是全部。童年正是孩子們寶貴的、在自由漫遊中積累大量感性經驗和直接經驗的人生階段。聽線上名師賞析一百首詩詞裏的春天,也不能代替走出家門,真正體驗一下什麼是“忙趁東風放紙鳶”。就像葉嘉瑩先生説的那樣:中國傳統文化是和生命體驗、生命修養息息相關的。“知識”不等同於“文化”,更不能替代“生活”。
具體以美育來説。美育首先是培養一個人的感受力、觀察力,進而發展出表現力。其中最關鍵的,是感受力。感受力的培養,需要一個人打開感官和身心,直接面對生活,發展出切中事物本質的直覺。網際網路上有許多針對兒童的美育課堂,如名畫賞析、書畫教學等。網上課堂能夠傳授的,是從生活中抽象出來的知識和技巧,可以作為兒童美育的助手——美育真正的源頭活水,還是生動鮮活的日常生活。缺乏生活積累,只模倣到用筆技巧,畫出的畫也許悅目,但難以動人。如果目光從未在石縫中的小草上停留、沒有駐足凝視過清風吹拂下湖面的波光、未曾置身於松濤陣陣的嶙峋山石,豐子愷的小品、宋人的山水,也只是墻上的作品或書中的藝術史,與心靈無涉。這樣的美育終究打了折扣。
再以兒童閱讀為例,同樣既應充分借力數字技術,又要避免過分依賴。“聽書”是當前很多孩子的日常,童話故事、歷史典故、硬核科普,通過不同主播、不同風格的演繹,流入孩子的時間縫隙。“聽”書,聽的是被解讀加工後的資訊;“讀”書則是直接面對原作,需要更多腦力和想像力,同時也有更大的思考空間。要想從小養成深度閱讀習慣、培養深度思考力,“讀”書應是重要途徑。
要想讓數字科技長久造福人類社會,必須善用數字資源。一方面,鼓勵少年兒童打開視野,借力科技,繼續積極使用數字文化資源,助力成長。一方面,引導孩子對線上世界適時知止,審慎甄別網路社群的文化價值取向,避免掉入“資訊繭房”等。
更為基礎的,是從小注重培育孩子對自然、對生活本身的觀察和熱愛,注重感性發展和智力發展的平衡。生活本身,才是不斷滋養一個人成長的沃土,才是孕育創造性的源頭活水。
《 人民日報 》( 2021年06月01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