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子孫同尊共崇的黃帝陵
黃帝陵雀門夕照
黃陵縣委宣傳部供圖
“黃帝崩,葬橋山。”這是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載。橋山位於陜西省黃陵縣城北。黃帝陵、軒轅廟,都在橋山之上。
踏著春風,在渭北高原一路向北,出西安170公里,便來到了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所在地。
上古時代,黃帝率領先民辛勤勞作,奮跡神州,奠華夏之根基,開文明之先河。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也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聖地。
古柏掩映千年遺跡
橋山東麓的軒轅廟,始建於漢代。廟前區最南端是龍祖廣場,地面由5000多塊天然卵石鋪砌而成,寓意黃帝帶領先民開創中華五千年文明。沿中軸線前行,過龍湖上的軒轅橋,登上95級臺階的龍尾道,來到軒轅廟山門。倣漢代風格的花崗岩建築莊重古樸,氣宇軒昂。
進入軒轅廟,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株高大蒼鬱的古柏,傳説為黃帝手植。樹高19.3米,下圍11米,飽經滄桑依然虬勁挺拔。
軒轅廟碑亭西北角有一塊“黃帝腳印石”。腳印長62釐米,深2釐米,據鑒定為漢代文物,距今有2000多年曆史。腳印石寄託了後人對黃帝辛勤創業和不朽功績的敬仰,體現了中華民族“踏石留印”的精神。
祭祀大院包括祭祀廣場、三齣闕、軒轅殿、角樓等建築,每年清明公祭黃帝典禮就在祭祀廣場舉行。軒轅殿中央是巨型石刻黃帝像,令人心生崇敬。
沿著謁陵路,登謁陵神道,進入黃帝陵園。陵園左側為漢武帝時期修築的祭臺,稱“漢武仙臺”。穿過欞星門,便能看到黃帝陵冢的祭亭,亭中央石碑上有郭沫若題寫的“黃帝陵”三個大字。陵冢高3.6米,周長48米,保持著原始古樸的風貌。祭謁者逆時針繞陵一週,表達追昔懷古、緬懷祖德之意。
在陵冢正北方向的盤龍崗上,左右兩側分別聳立著一株奇柏,樹身幾無片葉,樹榦盤旋而上,形似獸角,因其位置恰在陵冢背後兩側,故被稱作“龍角柏”。它們在盤龍崗上見證了世代華夏子孫對黃帝的一脈尊崇,也見證了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發展歷程。
登高遠望,橋山蒼茫起伏,古柏茂密蓊鬱。講解員龍飛告訴記者,黃帝陵景區生長著10萬餘株樹木,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柏3萬餘株,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人工栽植最早、面積最大、保護最完整的古柏林,也是黃帝陵最珍貴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景觀。
華夏兒女萬里尋根
“走遍天涯路,不忘中國根,尋根在黃陵,黃陵盼你歸。”千百年來,不遠萬里前來拜謁祭陵者絡繹不絕。
據《竹書紀年》記載,從黃帝逝世時起,華夏民族就開始了祭祀黃帝活動。《史記》中也記載了漢武帝劉徹親率18萬大軍徵朔方還,祭黃帝于橋山,修祈仙臺,遺挂甲柏。
“從漢武帝在黃陵祭黃帝開始,到現在已有2000多年。祭祀黃帝、拜謁先祖,是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底蘊的文化傳統,我們還要繼續傳承下去。”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張茂澤説。
軒轅廟內現存祭祀保護碑刻124通,其中祭文碑刻46通,均為禦制祝文,即皇帝親自頒發的祭文,代表了莊嚴的國家級祭祀。
1980年以來,形成了清明公祭黃帝制度,在黃帝陵舉行的清明公祭典禮,由黨和國家領導人、海內外炎黃子孫代表等上萬人參加。1988年恢復了重陽民祭,來自天南海北的中華兒女與當地百姓齊聚橋山,登高祭祖,祈福人間。
民族精神代代相傳
“黃帝是華夏民族開啟文明時代的象徵,也是中華兒女相互認同的文化標誌。只要憑藉炎黃子孫這個親切的稱謂,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同胞,築成堅不可摧的民族團結的長城。”陜西省軒轅黃帝研究會副會長、黃陵縣祭陵辦主任蘇峰説,黃帝陵具有強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海內外華人尋根、鑄魂、築夢、聚心的民族聖地。
“來到這裡,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紀念黃帝、拜謁祖陵,就是要感受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開拓進取的民族精神。”一名遊客説。
2016年9月,由黃帝陵林業技術人員採集、陜西省林業部門篩選的7383顆具備出芽繁殖條件的“黃帝手植柏”種子,搭乘“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入太空。“‘黃帝手植柏’種子遨遊太空,彰顯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強大生命力,對於弘揚民族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陜西省委黃帝陵文化園區工作委員會副書記、黃帝陵管理局局長張會明説。
橋山蒼蒼,沮水泱泱。參天古柏歷經千年風雨,護佑著莊嚴幽靜的黃帝陵,繼續見證滄桑巨變,時代發展。今人滿懷虔誠來到這裡,追尋祖先篳路藍縷的足跡,感悟深植於民族血脈中的自強不息精神,為譜寫新時代的美好畫卷積聚蓬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