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誰能成為“文正”公

2020年05月15日 09:41:00來源:光明日報

  唐代以來,有一個比較奇特的文化現象。文人入仕且官居高位後,大都期冀被皇帝賜封一個謚號——文正。但是作為封建最高統治者的皇帝,對這個謚號把持得非常嚴格,輕易不許人。

  在中國歷史上,能夠博得文正這個謚號的人,大都是當時朝廷高度認可和文人交相讚譽的國之重臣。歷宋、元、明、清四朝,共有26位股肱之臣生前或死後獲贈文正謚號這一盛譽,其中宋代有李昉、范仲淹、司馬光、王旦、王曾、蔡卞、黃中庸、鄭居中、蔡沈等9人,元代有吳澄、耶律楚材、劉秉忠、許衡、廉希憲等5人,明代有方孝孺、李東陽、謝遷、倪元璐等4人,清代有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等8人。

  文正這個謚號在唐代作文貞,有唐一代先後有魏徵、陸象先、宋璟、張説等4人榮膺文貞謚號。宋代承襲唐制,將文貞這一謚號傳承下來,王旦等大臣都被謚為文貞。到了宋仁宗執政時,鋻於仁宗的名字叫趙禎,為了避皇帝名諱,遂將文貞改為文正,特別是經過司馬光的“文是道德博聞,正是靖共其位,文正是謚之極美,無以復加”一番闡釋,文正遂成為古代文人做官後夢寐以求的謚號,因為受封此謚號的官員,無論是本謚還是追謚,均有一個共同特徵,那就是他們都在文壇有所建樹、在官場有所作為、在民間有甚好口碑。

  謚號在不同朝代有著不同等級,以清代為例,“文”原則上只賜給入過翰林的大臣,但偶爾也有例外,比如左宗棠謚號“文襄”。清代以“文”命名的謚號較多。“文正”為文臣的最高榮譽,只能由皇帝欽定;“文忠”則是傳統謚號中最佳的,僅次於“文正”;“文恭”通常賜予恭順踏實的大臣,屬於中上檔次;“文成”一般用於賞賜那些治理有方的文臣;“文端”往往用來賜予知名理學家和品行方正的大臣;“文襄”大多用於賜封那些為開疆拓土作出貢獻的大臣。

  我國語言文字含義豐贍,幾乎每一個漢字都蘊含著先哲的卓越智慧,都承載著先民的人文追求。不少漢字都為字音藏義、字形藏理,以文化的“文”與正直的“正”相組合,就是政治的“政”字,所以得謚“文正”之人,幾乎都是為文從政這一文官群體中的佼佼者,這些人也的確通過“立德、立功、立言”,在漫長歷史長河中留下了傳承後世的聲名、功勳和主張。

  以千古絕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垂范後世的范仲淹,既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又是蜚聲文壇的文學家,其為政清廉,剛直不阿,官至參知政事,遺作《範文正公集》享譽後世。“以儒治國、以佛治心”的耶律楚材,是元代著名政治家,曾協助成吉思汗、窩闊臺制定多種效倣漢制的政策與典章,促進了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深度融合,官至尚書右丞,所撰《湛然居士文集》存留至今。一代大儒方孝孺,是明代著名文學家,舉止淳厚,堅貞不屈,孤忠赴難,被誅十族,官至文學博士,所寫《遜志齋集》銘刻青史。晚清第一重臣曾國藩,是清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官至武英殿大學士,所撰《冰鑒》等著述裨益後世。這些歷史人物或許性格情趣迥異,或許成長歷程不同,但他們最大的共同點就是既在為文治學方面有殊異才能,又在當官從政方面顯示出卓越才幹,成為詮釋“文”“正”“政”三者內在關係的有力而恰切的佐證。

  曹丕在《典論·文論》中曾經寫道:蓋文章者,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

  魏文帝認為撰寫文章有兩大效能:作為“經國之大業”,文章有利於治理國家;作為“不朽之盛事”,文章有益於修身養德,他首次將撰寫文章與治國理政乃至實現個體生命價值聯繫起來,使文學的功效得到空前提升。魯迅先生對曹丕的觀點深為贊同,他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一文中指出:曹丕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文學的自覺時代”,正是由於“自覺”,才篤化了治國大業的人文指向。宋明理學的開山鼻祖周敦頤在《通書·文辭》中指出:文所以載道也。郭沫若在《關於文風問題答〈新觀察〉記者問》中對此解釋道,“‘文以載道’,用現在的話來説,寫文章就是表達思想”,由此可見文以載道是對文學社會作用的深刻表達和精闢概括。無論是閱讀一篇文章,還是瀏覽一部文學作品,如果人們將眼光僅局限在文本本身,那肯定體會不到文本所蘊含的更高遠的境界,肯定獲得不了更深層次的思想。讀書作文于傳統中國官員而言是一種介質,是一種路徑,只有反覆地習“文”,熟練地作“文”,才能將其所載之“道”感悟出來並傳達出去,才能付諸從政實踐,以求達到經世致用的效果。

  “文正”謚號作為封建王朝的一種重要社會輿論,是對文人出身的官員的最高評價和最大褒獎,具有強烈的價值導向作用。無論是范仲淹、司馬光,還是耶律楚材、方孝孺,抑或曹振鏞、曾國藩,他們既博學多才又政績顯赫,最終名垂後世。如果他們 “文”不搶眼,“正”不彰顯,自然也就失去了“政”的基礎,難以成為被後人敬仰和效倣的楷模。

  當今時代,傳統謚號的激勵作用自不足取,但借助讀書涵養學識、才華、品德和修為的做法可資借鑒。古人“文”“正”並行的文化傳統值得我們思考。

  (作者:劉金祥,係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