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河洛古國”填補中華文明起源“三大關鍵”

2020年05月08日 09:24: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5月7日電 (記者 孫自法)“雙槐樹遺址的發現,填補了中華文明起源關鍵時期、關鍵地區的關鍵材料。”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王巍7日表示。

  經過連續多年考古發掘,位於河南鞏義河洛鎮的雙槐樹古國時代都邑遺址7日公佈階段性重大考古成果,確認其是距今5300年前後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遺址,並獲專家們命名為“河洛古國”。

  王巍當天在鄭州參加成果發佈和點評。他通過網路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河洛古國”遺址的考古發掘成果,填補了中華文明起源的三大關鍵——關鍵時期、關鍵地區、關鍵材料。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之一,中華文明是唯一延續至今未曾中斷的文明,它如何起源發展備受關注。繼夏商周斷代工程之後,中國又啟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旨在揭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歷程。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歷時15年,在遼河流域、長江中下游等都發現了距今5000年左右的高等級都邑遺址,顯示出文明化進程加速的傾向,但中原地區卻沒發現,我感覺是一個很大的遺憾。”王巍坦言,大家都知道中原是中華文明的中心,但它究竟是什麼時候形成的中心?此前一直欠缺過硬的考古資料。“雙槐樹遺址的發現,填補了中華文明起源關鍵時期、關鍵地區的關鍵材料。”

  雙槐樹遺址位於黃河南岸以南2公里、伊洛河東4公里,處於河洛文化中心區。站在遺址高處,黃河兩岸風光盡收眼底。遺址面積達117萬平方米,發現有仰韶文化中晚階段3重大型環壕、封閉式排狀佈局的大型中心居址、採用版築法夯築而成的大型連片塊狀夯土遺跡、3處經過嚴格規劃的大型公共墓地、3處夯土祭壇遺跡等,並出土一大批仰韶文化時期豐富的文化遺物。

  王巍指出,這是一處經過精心選址和科學規劃的都邑性聚落遺址,周邊的青臺、汪溝和洛陽的蘇羊、土門等多個遺址,特別是西山、點軍臺、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組成的城址群對雙槐樹都邑形成拱衛之勢。

  他強調,雙槐樹遺址發掘的意義在於,實證了在5300年前後這一中華文明起源的黃金階段,河洛地區是當時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文明中心。“在這一階段,文化上的中國已經形成雛形,以雙槐樹遺址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的的確確是黃河文化之根,堪稱‘早期中華文明的胚胎’。”

  雙槐樹遺址的出土器物,還包含大汶口文化、屈家嶺文化、雙墩文化、薛家崗文化、松澤文化、大溪文化等許多當時的外來文化因子,這體現“河洛古國”已出現相容並蓄的文化傳統,表明中華文明從起源階段就具備開放包容的特性。

  王巍認為,這些出土器物充分證明,“河洛古國”在距今5000年前後就是聯通四方的交通要道。中原地區具有居中的地理優勢,有利於文化匯聚和輻射,當時的中原先民對外來文化採取主動吸收而非排斥的態度,“這是中華文明的底色,也是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的重要因素”。(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