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幸存者》展現抗擊埃博拉故事

2020年04月13日 14:12:00來源:北京日報

  當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級別的疫情橫行肆虐的時候,一個電影人可以採取怎樣的行動?近日,一部關于抗擊2014年埃博拉疫情的紀錄電影《幸存者》登錄愛奇藝,向世人展示塞拉利昂人民抗擊埃博拉疫情的非凡故事。

  2014年2月開始,西非一些國家大規模暴發埃博拉病毒疫情,其中幾內亞、利比里亞、塞拉利昂三個國家疫情尤為嚴重。因為疫情,塞拉利昂——這個位于西非大西洋岸邊,北部和東部被幾內亞包圍,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突然成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然而,這種關注並沒有完整地描繪出我們國家的人民是如何受到疾病影響的。《幸存者》導演,塞拉利昂電影制作人亞瑟·普拉特說。

  “非洲人在抗擊疫情中發揮的作用被嚴重低估。而且因為缺乏對當地文化和信仰體係的基本了解,很多時候記者會對人們為什麼不聽從醫療建議做出錯誤的假設。這種誤解在定義世界如何看待我們作為現代非洲人這一問題上影響深遠。”亞瑟·普拉特說,“通過《幸存者》,我們希望全世界從塞拉利昂人民的角度看到和感受埃博拉疫情的發展。我們的影片不僅向世界展示了埃博拉疫情期間在塞拉利昂發生的事情以及我們是如何生存下來的,而且將我們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做了深入的探討,這個問題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定義我們和我們的國家。”

  《幸存者》的拍攝從疫情暴發的最初幾天開始,一直到世衛組織宣布塞拉利昂消滅埃博拉病毒的最後一刻。影片主要記錄了三名塞拉利昂普通人在疫情期間的非凡故事:憑一己之力堅持把患者背下山的救護車司機穆罕默德·班古拉,住在首都弗里敦貧民窟街道上的12歲男孩福戴·科羅馬,弗里敦埃博拉緊急治療中心的護士瑪格麗特·西塞。

  對于那些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影片沒有刻意避開他們面對疫情的恐懼,但作為醫者的職業自覺和責任感使他們克服內心的恐懼,在疫情一線奮戰。為了不讓家人擔心,護士瑪格麗特·西塞甚至不得不向家人隱瞞了自己在一線工作的事實。

  《幸存者》成片之後,在2018年入圍了南非國際紀錄片節、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節和卡姆登國際電影節等多個重要電影節,並在2019年獲得艾美獎傑出社會問題紀錄片大獎提名。

  2018年,該片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雖然此後並未被引進國內發行,但這部影片給當時就在現場觀影的大象點映CEO吳飛躍留下深刻印象。于是,大象點映這次迅速引進《幸存者》,並與愛奇藝達成獨家網絡播映權合作。

  談及引進緣由時,吳飛躍表示,一方面這是大象點映為了應對疫情積極開辟線上發行業務;同時,在全球抗擊新冠疫情的當下,引進這部疫情題材影片,也有另一層含義,“借用影片制片人寫給觀眾的話來講,我們希望《幸存者》可以為正在經歷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人們帶來更多希望和力量,在片中我們能夠看到塞拉利昂人民強大的精神力量——前赴後繼,無私奉獻和對弱者的關愛。這些都會激勵處于困境中的人們。”(記者 袁雲兒)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係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