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年5000場服務讀者的文化活動 這個圖書館是如何做到的

2020年01月17日 08:32:00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圖書館應該是人民的終身學校”

  一年5000場服務讀者的文化活動,一個市級圖書館是如何做到的

  一年5000場服務讀者的文化活動,平均一天13場!

  “傳統圖書館的工作是以書為中心,而現代圖書館則是以人為中心。這一轉變必然要求圖書館改變服務形態,從讀者真正的需求出發提供有效的服務。”

  讓我們走進浙江省嘉興市圖書館

  本報記者朱涵

  很少的公共預算,158名員工,一年內密集開展5000場“接地氣”“有幹貨”的活動和課程,一個市級圖書館居然“輕輕鬆鬆”就做到了。

  一年5000場,平均一天13場!這些驚人的數字,一個市級圖書館是如何做到的?經費哪來?架構體系有何特色?如何撬動公共文化資源?如何調動各界積極性?活動魅力何在……讓我們走進這座百年圖書館——浙江省嘉興市圖書館。

  一年5000場活動內涵豐富

  1月12日早上,74歲的孫斌和朋友一起來到嘉興市圖書館總館二樓的電腦機房。快過年了,他參與的“夕陽紅E族”系列課程新開了一堂課,教老年讀者們怎麼用微信製作賀卡、群發祝福。

  從9點到10點,孫斌坐在離講臺最近的位置,一邊跟著圖書館工作人員和大學生志願者的講解操作手機,一邊在筆電上詳細記錄下操作步驟。“現在和兒女孫輩聯繫,我就直接用微信,方便多啦!”孫斌説。

  “剛來上課的時候,我連什麼是電腦、怎麼開關機都不知道。上了兩年的課,現在怎麼拍照、掛號、淘寶、做表情,甚至發抖音、PS,我全都會。別看我們年紀大了,文化程度也不高,但感覺活得有滋有味。”一下課,67歲的退休工人周玉英迫不及待地舉著手機圍在講臺邊,她説,“老年人忘性大,遇上不明白的問題,總是要一遍一遍地問,但老師總是很耐心。”

  城市另一頭,嘉興市圖書館高照街道分館裏,幾個十歲左右的孩子們正在觀察電腦螢幕裏上下翻轉的立體幾何圖形,嘉興市民趙曉莉正帶著上二年級的兒子一起學習“3D建模列印”。趙曉莉説:“我關注了圖書館的公眾號,能查詢每一期的活動,只要有合適的活動我就給孩子報上名,這次主要是為培養一下孩子的立體幾何思維。”

  “余小娃創樂高”“‘禾苗’繪本閱讀”“中國信念習俗”“創意機器人”……在12日當天,20余場面向不同年齡群體的活動在嘉興市圖書館總館和分館舉辦。2019年全年,嘉興市圖書館借助1個總館、2個區館、16個鄉鎮(街道)分館的服務體系,一共舉辦了5000多場活動,服務120萬人,總到館人次達到425萬。

  “我們現在已經建設了十多個活動品牌,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專屬教材。”嘉興市圖書館館長沈紅梅介紹説,圖書館針對學齡前兒童、少兒、中青年、老年和特殊群體,設計了“閱動全家 書香嘉興”好家長、好寶貝、領讀者系列、“圖書館第一課”系列、“禾禾少兒”系列、“好書有約”“夕陽E族老年資訊素養培訓”“快樂讀寫直通車”等系列課程及活動。

  一些活動開展了已有近十年,伴隨著老百姓需求的不斷改變而求新求變。比如面向老年人的資訊素養培訓課程,最開始教老年人如何開關電腦、使用滑鼠、用鍵盤打字,如今,更多的課程以智慧手機為載體。“你想不到吧?最受中老年朋友歡迎的課程是手機攝影和製作電子相冊。”一名志願者説。

  一些活動的受眾雖然漸漸少了,但仍然被保留下來,每年“雷打不動”地舉辦。“每到年關、春運,我們都會辟專區、設專人,一對一幫助外來務工者通過網路購買返鄉車票。”沈紅梅説,這項活動最開始推出的幾年特別火爆,每年有好幾千人到館買票搶票,現在隨著資訊素養的提升和網路設施的完善,來圖書館買車票的人少了,但圖書館仍然時刻準備好提供服務。

  “感謝圖書館的工作人員!”2019年12月,一名叫羅帥的外來務工者在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買到了6張上海至重慶的火車票,他特地找出一張紙,鄭重地寫下了自己的感謝。

  還有一些活動,隨著活動體系的完善,影響也越來越大。嘉興市圖書館針對小學生開展了“圖書館第一課”活動,自2018年初開始實施,至今已面向20所小學開展300余場閱讀活動,發放9000份閱讀禮包,吸引了近2.6萬名學生參與。

  “我們編輯了《小學生閱讀參考讀本》,設計了閱讀禮包,推出綜合‘功能表式’教育課程。基礎功能表包括《你好!圖書館》《文獻資源》《資訊素養和新技術》和《地方傳統文化》四大類。每個學校,包括各鄉鎮小學都可以根據校園特色和具體需求,進行‘點單’,由圖書館工作人員到府講課。”嘉興市圖書館副館長許大文介紹説,每場活動會指定由2-3名一線專業館員進行現場授課,聯合社工組織、出版社、政府部門、家委會等第三方機構和閱讀推廣志願者走進學校。

  “今天的閱讀社會已不是‘作家寫書、出版社發行、讀者閱讀’簡單的線性流程。通過活動來推廣閱讀,要滿足讀者在不同場景的閱讀需求。真正發揮圖書館的作用,意味著圖書館也要努力發出自己的‘聲音’。”許大文説。

  一張緊密的公共服務網路

  原木色的桌椅、嶄新的電腦、充足的採光……“刷臉”走進嘉興市鳳橋村中心的嘉興市圖書館洪合鎮鳳橋村分館·智慧書房,仿佛走進了一家“網紅”咖啡店。

  鳳橋村村民朱琳珍的兩個小孫子正窩在書架旁的沙發上讀繪本、看漫畫。“孩子們週末來村裏看望我,我就喜歡帶著他們來圖書館,環境好,書也多,他們都很喜歡。”朱琳珍説。

  嘉興市圖書館鳳橋村分館是一個“村級”的基層書房,主要服務周邊近2萬居民。在2019年中,這裡成功舉辦了近100場的活動。“每逢雙休日、暑假,幾乎天天有活動。”浙江嘉興鳳橋村智慧書房負責人、洪合圖書分館館長楊斐説。

  在沈紅梅看來,一年5000場這樣大體量的活動能夠在一個地級市的公共文化領域內有序開展,正是因為嘉興市圖書館在基層擁有眾多像鳳橋村分館·智慧書房這樣緊密且穩定的“觸角”,從而能將標準化、規範化的活動由市一級層層推廣到基層,“一竿子插到底”。

  在嘉興市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中,總館、鄉鎮(街道)分館、禮堂書屋、流通點等,在建設標準、業務規範和管理規範上都有明確的規定。

  比如鎮(街道)分館,由市、區、鎮(街道)三家共同出資建設,每家每年12萬元,每個館不少於500平方米,有市圖書館一樣的功能區和服務內容。紙質和數字的資源是由市圖書館統一採購和配送,區域內的圖書可以任意借還。分館由市圖書館下派專職的分館館長,由市圖書館進行統一的業務管理,每個分館都嚴格按照總館的業務規範為當地的市民提供服務。

  2019年,嘉興市圖書館鄉鎮(街道)分館因推行標準化活動模板,閱讀推廣活動大幅增加,共舉辦3090場活動,10萬多人參加;活動數量較去年增加20%以上。即使是最基層的村(社區)圖書分館,2019年也舉辦了600余場標準化的活動。

  圖書館“走紅”之後

  近兩月來,嘉興市圖書館因為一年辦5000場活動成了“網紅”,不僅在網路上、媒體上獲得了大量的關注,還和故宮博物院、華為一同登上了“中國最佳創新公司50”榜單。

  嘉興市圖書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的嘉郡圖書館,是全國建立最早的公共圖書館之一。1915年,“嘉興公立圖書館”開始採用現代圖書館管理方法,制訂章程,對群眾開放借閱。1981年,嘉興恢復縣級市建制後,圖書館更名為“嘉興市圖書館”,館名由文學巨匠茅盾題寫。從1996年開始,嘉興市圖書館著手電腦自動化管理和電子數字資源建設,經過幾年的努力,嘉興市圖書館逐步實現了從傳統圖書館向自動化、資訊化轉變的過程。2003年,嘉興市圖書館搬入新館,開啟服務新征程。

  “搬遷新館之後,我們開始用網路管理老圖書館,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發。通過網路,就可以把市、區、鎮、村各個級別的圖書館都統一管理起來,真正實現資源的統一流通、統一檢索、通借通還。”沈紅梅説。

  從嘉興市開始探索並建設城鄉一體化公共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至今,已有12年。這個高效運作體系也被業界稱為“嘉興模式”。

  “傳統圖書館的工作是以書為中心,而現代圖書館則是以人為中心。這一轉變必然要求圖書館改變服務形態,從讀者真正的需求出發提供有效的服務。”沈紅梅打開手機微信群,各個分館、智慧書房的負責人正紛紛上傳當天舉辦活動的熱鬧場景照片。“如今我們對外建立起嘉興市圖書館的品牌效應,圖書館內部也形成了積極開展活動、創新內容的文化。”

  這兩天,圖書館活動推廣部主任程玉芳正在四處為“南湖講壇”活動尋找授課專家。這個活動邀請眾多專家大咖到圖書部坐堂開講,有的大專家還走進了鄉鎮,走進了村子裏。“南湖講壇”活動已連續開展了近15年,最少每月兩場,幾乎場場爆滿。一位聽眾這樣留言:“課講得如此生動,令人回味無窮,嘉興人對文化的執著也令人驚訝!”

  在新的一年,嘉興市圖書館還醞釀了更多的嘗試和探索,比如正在建設的嘉興市圖書館二期,在未來有望成為展示自然、“閱讀”自然的圖書館,嘉興市圖書館也還在尋求跨地域的合作,進一步拓寬細分專業領域活動,不斷根據讀者的實際需求,開發新的課程、推出新的活動。

  “一個城市的圖書館,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定位。最根本的任務,就是要為提升整個民族文化素養服務,圖書館應該是人民的終身學校。”沈紅梅説。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