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龍山寺 香火連閩臺
“一府二鹿三艋舺”,在臺灣,人們常用這句話來概括寶島曾經的榮光。
艋舺,其實是臺北萬華區的一條老街名字,但艋舺老街並不僅指一條街,而是指這一地區以艋舺為起始點發展的街區。聞名兩岸的艋舺龍山寺,就位於這片福建先民遷臺後開墾的土地上。
2020年是艋舺龍山寺建寺281週年,連日來人頭攢動、熱鬧非凡,迎新年民俗演藝活動在寺廟內外熱鬧上演,源自福建的傳統木偶戲、南音、宋江陣、醒獅鼓舞等輪番登臺,吸引了兩岸許多宮廟代表及信眾前來會香交流。
“龍山寺的營造是一個動人的鄉情故事。”艋舺龍山寺董事長黃書瑋介紹説,臺北開發初期,瘟疫頻傳,有祖籍泉州的人到晉江安海的龍山寺迎請觀世音菩薩分靈來臺,並捐建了艋舺龍山寺。興建之初,為了感念先民開發艱辛,建造者不僅完全依照安海龍山寺的圖樣而建,連所用木料、磚石,甚至工匠都是從福建來。艋舺龍山寺的建築形制和做法完全承襲了閩南匠藝,如重檐歇山頂、重檐式鐘樓等,就連建築細部的處理上也竭盡閩南匠師之能事,譬如大殿石工為惠安石匠張木成的作品、龍柱是廈門交趾陶大師洪坤福的作品,無不集中體現了福建寺廟建築的風格。
從山門進入,寬闊的前埕地面鋪滿200多年前從泉州運來的條石,其背後深藏的兩岸故事令人感嘆。原來,這些花崗岩是當年福建先民渡海來臺時壓穩船艙所用的壓艙石。清代閩臺對渡時期,一艘艘滿載大米、蔗糖、水果、海産品的商船,從臺北起錨駛向福建,這些船隻由大陸返回時順帶運回建築材料和壓艙石,一般的梁柱木頭多采用福州杉,石材多采用惠安的青鬥石,磚瓦多購自漳泉地區。這些石頭、木材被運到臺灣後,被廣泛用於建造龍山寺、行天宮等廟宇。
艋舺龍山寺的一梁一柱亦華美至極,線雕、透雕、浮雕、陰雕、淺浮雕等比比皆是,盡顯深厚的中華歷史人文底蘊。200多年來雖經歷天災人禍,但龍山寺經過多次重修,兩岸同源的香火從未斷過。
環顧這座香火鼎盛的古建築,那些雕刻、梁柱、楹聯似乎依然向世人述説著“唐山過臺灣”的悠悠往事。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