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海興:西路梆子傳承煥生機
新華社石家莊12月27日電(記者駱學峰)“黃沙百戰穿金甲,平沙萬里絕人煙……”隆冬時節,河北海興縣香坊鄉寇莊村格外熱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西路梆子傳統劇目《陽關折柳》在這裡巡演。整場演出散發著非遺劇目獨特的藝術魅力,村民們聽得津津有味。
西路梆子形成于清朝道光年間,前身為山陜梆子,經商人傳入今河北海興一帶。當地人結合本地的哈哈腔、羅羅腔、柳子戲、漁鼓戲、秧歌劇及地方民歌、鼓詞等説唱藝術,及武術、雜技、舞蹈等民間技藝,形成了西路梆子,並迅速傳播至北京、天津、上海及河北、山東的大片地區,受到觀眾歡迎。
“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許多老藝人相繼去世,西路梆子逐步瀕於失傳。”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杜中華介紹説:“西路梆子不僅是河北梆子的雛形,也為京劇等戲曲藝術提供了借鑒,傳承西路梆子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近年來,海興縣戲劇史調研組經調查考證,掌握了大量文史和口碑資料,蒐集到大量相關實物,包括清末至民國期間的手抄劇本四十余件,其中不乏已經失傳多年的劇目。在海興文化部門的努力下,西路梆子在海興一帶再次煥發生機,海興縣樂苑梆子劇團、新馨民間藝術協會、馬廠村劇團等民間藝術團體把西路梆子重新搬上舞臺,原汁原味的西路梆子戲在海興一帶再次傳唱開來。
在海興縣香坊鄉尚德小學,西路梆子市級非遺傳承人張月英、王福霞每週都來指導小學生們練習西路梆子的基本功夫,孩子們一招一式練得有板有眼,“這所小學我每週都要來一次,向有興趣學習西路梆子的孩子們教授戲曲藝術,讓孩子們愛上西路梆子這門非遺藝術、傳承發揚下去。”張月英説,在尚德小學,愛好西路梆子的小學生已有30余人,其中不乏能唱上幾段的小票友。
今年,《黃鶴樓》《陽關折柳》等西路梆子傳統劇目深入到全縣農村,先後演出60余場次,讓農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非遺文化大餐。“我們現在又整理完成了兩部新戲,馬上就能和觀眾們見面。”海興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非遺辦主任李志興説。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