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今天,我們為什麼愛聽演講

2019年12月02日 13:18:00來源:解放日報

  不經意間,週末去劇院聽一場演講,成了上海市民的一種新生活方式。

  橫穿大半個上海,花上整整一下午時間,聚光燈下,我們在別人的故事裏流連忘返,在充滿奇思異想的講述中感受新知與前沿思想。

  今天,我們為什麼愛聽演講?

  不僅是為了獲得知識、獲得資訊,更是為了分享價值。正如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梁永安所説:“現在人們需要的已不單單是純粹的知識,而是從別人的講述中看到生活中的自己,從而思考應該怎樣去生活、怎樣活得更有意義、怎樣把自己的價值煥發出來。”

  買票聽演講是一種什麼體驗

  買票進電影院看電影,這是每個人都司空見慣的事。那麼,買票進劇院聽演講呢?

  通常,演講活動的主辦方會在微信公眾號或App上發佈演講資訊,只要在手機上點擊“門票購買”,花幾秒鐘就能完成。門票費用高低不等,低的19.9元,高的199元,根據不同的嘉賓和內容而定。

  在劇院門口,刷手機上的二維碼入場。落座後,大螢幕上不斷迴圈播放著演講嘉賓的介紹。環顧左右,發現這個擁有500個座位的劇場已經差不多坐滿了。喝一口甜絲絲的飲料,靜待演講開場。

  突然,所有的燈光都滅了,劇院裏漆黑一片。緊接著,舞臺中央出現了一束光,一位嘉賓走到了話筒前,光束正好把他照得發亮。

  掌聲響起之後,他開始演講。

  他講的是一個自己經歷的故事。當講到自己曾經遭遇的那些磨難時,他一度有些哽咽,滿眼都是淚水。臺下的觀眾們全神貫注地追隨著他的講述,有的人忍不住默默地流淚,就好像自己也在經歷同樣的磨難。

  接著上臺的是一位崑曲演員。她的故事很精彩,講的是她所在的曲藝團怎樣從過去的入不敷出,發展到今天的滿場叫座。更為精彩的是,其間還穿插了一段綺麗柔綿的崑曲表演,讓觀眾有一種時空穿越的錯覺。

  隨即上場的,是來自美國一所著名大學的終身教授,他的話題是關於前沿的人工智慧領域。

  ……

  在這場演講活動中,先後有8位嘉賓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每位嘉賓的演講時間都是20分鐘。

  當最後一位嘉賓結束演講後,全場的燈光突然亮了起來。就像一部電影剛剛落幕,恍惚中,你會感覺自己突然從別人的故事、別人的世界裏,又一下子回到了現實。

  這種演講活動,也被稱為“劇院式演講”。目前在國內,這類演講有些並不收費,只需在網上報名即可。

  劇院式演講相比以往傳統的講座、演講,有兩個最大的不同。其一,在劇院裏進行演講,營造一種儀式感。一束燈光,一個話筒,足以讓演講效果和觀感體驗“升級”。其二,演講時間在15分鐘至30分鐘之間,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高在上,將演講精心設計成一段分享情感、共用認知的時光。

  説起劇院式演講,不得不提到美國的劇院式演講品牌TED。創辦于1984年的TED大會,每年邀請眾多科學、設計、文學、音樂等領域的傑出人物,分享他們對於技術、社會和人的思考以及探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從2006年起,TED演講的視頻被搬上網際網路,從而使影響力劇增。

  我國近幾年也涌現出了一批劇院式演講品牌,比如“一席”“造就”“SELF格致論道講壇”“一刻talks”“TELL公眾演講會”“眼界”等等。同樣,在劇院之外,這些演講也擁有一片更為開闊的“領地”——網際網路。現場演講結束後,這些演講的精彩內容經過精心處理,會以文字、視頻剪輯、圖像等形式,陸續在微信公眾號、視頻網站等新媒體渠道出現。以“一席”演講為例,其網路視頻的點擊量已經超過4億人次,擁有上千萬線上觀眾。

  他們為什麼創辦演講活動

  這些劇院式演講活動的主辦方大致分兩大類,一類是媒體從業者,一類是非媒體從業者。

  湯維維畢業于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作為一名采寫科技新聞的記者,她對自己幹了11年的媒體行業相當有感情。

  然而,網際網路時代的媒體,突然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5年10月,湯維維從福布斯中文網離開,在天使投資的幫助下,開辦了自己的創業項目——“造就”。

  上海長陽創谷內,“造就”的辦公空間是由一幢舊廠房改建而成,大面積的水泥結構,完全裸露的工業管道,充滿著一種奇妙的現代感。這似乎帶著某種寓意——新的,正是從舊的中脫胎而來。

  在湯維維看來,一場演講無異於就是一本雜誌上的專題報道,只不過“去仲介化”了——演講者取代記者和編輯成為內容的主要生産者,而原先的記者和編輯則成了“策劃人”,協助演講者把內容更好地呈現出來。湯維維説:“這其實也是一種內容的新型表達方式。我們希望發現各領域中具有創造力思想的人,並給他們一個發聲的舞臺。歸根到底,我們還是想把優秀的精神文化作品奉獻給用戶。”

  如今,“造就”已經發展成為國內劇院式演講規模最大的品牌。

  “眼界”演講也是從傳統媒體轉型而來。“眼界”演講的創辦人原先是設計類雜誌《精品家居》的主編,但隨著紙媒的衰落,不得不尋求新的媒體發展之路。

  從2018年5月開始,“眼界”演講每月開辦一次,每次邀請三四位設計界的領軍人物作為演講嘉賓,臺下的觀眾則大多是年輕設計師。“眼界”演講的創辦人介紹説:“這些講者都是業界翹楚,他們非常願意把自己的所學所知分享給年輕人。而年輕設計師又需要不斷充電,需要終身學習,需要了解最新的知識。所以,演講活動特別受歡迎,每次都坐得滿滿的。”這些有關設計的精彩演講在網上也頗受好評,擁躉眾多。

  還有一些演講活動的主辦方不是媒體從業者,比如“TELL公眾演講會”。

  “TELL公眾演講會”採用18分鐘的演講形式,通過充滿魅力的故事,展現當下人們真實多樣的人生。

  “TELL”的創辦人姜濤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曾就職于一家國有企業。2014年,他在交大舉辦了一場故事演講會,共有7位演講者講述了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這些演講者都是身邊的普通人,他們的故事圍繞著“改變”這個主題——每個人都在外界環境發生變化時做出了與眾不同的選擇。演講活動後,很多聽眾詢問“下一期什麼時候辦”,這讓姜濤對演講的意義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姜濤説:“隨著時代的巨變,人們面對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他們需要知道別人是怎麼想的,然後決定自己接下來怎麼做。而那些身體力行開展行動的普通人,他們的故事可以給大家以啟迪。”

  於是,就有了“TELL公眾演講會”。通過社會公開招募,“TELL”每次找來7位講者講述自己的“變化與選擇”。至今,已有200多位演講者站上了“TELL”的舞臺。

  此外,像“SELF格致論道講壇”,是由中國科學院電腦網路資訊中心和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聯合主辦的公益講壇,具有非常權威的專業背景。

  總而言之,雖然內容各異,但劇院式演講的每一個主辦方都努力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裏,將更多的精彩呈現給聽眾和網友。

  演講者是些什麼人

  有一部電影叫《國王的演講》,講的是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從小有口吃的毛病,後來在一名語言治療師的幫助下,成功克服心理障礙,逐漸能在公眾面前流暢演講的故事。

  如今,演講者不再需要顯赫的身份,只要你講的“幹貨”足夠精彩,你的人生故事足夠打動人,就有機會站到舞臺的中央。

  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梁永安是滬上多個講座的嘉賓,2017年5月,他也有了第一次劇院式演講的經歷。他在“一席”的演講《在單身的黃金年代,我們如何面對愛情》,成為網上的視頻“爆款”,廣受年輕人的歡迎。

  “該策劃團隊的編輯聯繫上我以後,我一開始準備的並不是‘愛情’這個題目,而是想按照我上課的方式,講一講‘文學人的價值’。但和他們的編輯聊下來,決定換一個思路。”梁永安説:“因為在愛情裏,現代人的那種徘徊和焦慮都比較集中。它作為一種當下社會的精神現象,又表現出很多與以往時代的不同,更適合用口語去講。”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陳曦接受邀請來到“造就”演講前,心裏也有幾分忐忑。因為他講的主題是奈米材料,雖然他經常在講臺上給學生講課,但是他擔心這個內容比較深奧,公眾很難聽懂。“沒想到大家不僅聽懂了,而且還對我的專業表現出很大的興趣。我真的非常開心。”陳曦教授這樣説。

  像梁永安、陳曦這樣的專家學者型演講者,他們的演講旨在傳遞知識、傳遞思想。而更多的演講者則是因為擁有超乎常人的行動力而登上了演講舞臺。就像湯維維所説:“這裡站著的這群人,他們不只是擁有一個idea(想法),而是正在創造一些事情,正在改變一些事情。”

  2016年1月,摩拜單車的聯合創始人王曉峰就曾站上過“造就”的舞臺。那時候摩拜單車的産品還未正式發佈。他的演講題目是《為愛騎行》。在舞臺上,他告訴大家什麼樣的交通工具更能滿足當下城市生活的出行需求,自己又將運用怎樣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出行需求。他説他有一個瘋狂的想法,想讓人們回到美好的上世紀70年代。大約過了半年以後,大街小巷就到處可以看見摩拜單車的身影了。

  陳姍姍是“TELL公眾演講會”公開招募來的一位講者。她是上海一所中學的語文老師,也是一位“漢服迷”。10年前,從偶然看到的一張漢服照片開始,點燃了她對漢服的熱情。她參加了大學裏的漢服社,然後考研進一步研究中國古代服飾,如今帶著中學生們一起穿漢服、學習傳統文化。對漢服的喜愛改變了她的成長路徑,也將改變越來越多人對於傳統文化的看法。

  在這些演講者中,有企業家、創業者,也有運動員、醫生、演員、教師、藝術家以及自由職業者。主辦方通常會在前期對演講者進行有關演講的培訓。對絕大多數演講者來説,這都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次演講。

  網際網路經濟學者吳聲曾經這樣評價劇院式演講:“有創造的內容永遠值得我們尊敬,有意思的人永遠值得我們等待。”

  我們為什麼愛聽演講

  劇院式演講的觀眾包括線上和線下兩部分。

  線上觀眾以高學歷的年輕群體為主。根據“造就”對網路用戶的調查顯示,其中,男性佔58.12%,女性佔41.88%;年齡分佈上,18歲至30歲的人最多,約佔60%,31歲至39歲佔23.07%;教育程度上,大專和大學本科學歷佔71.10%,高中及以下佔22.15%。

  記者看到,在“造就”的觀眾群裏,很多網友表達了自己對演講的喜愛。一位叫“大蝦米”的網友説:“我是00後,每當想放棄的時候就來看演講,看完再回去背書!”網友“面朝大海”的留言是:“每次邀請的人都很有趣,超愛這些踏踏實實做事的人。”網友“飛翔的翅膀”則説:“讓我聽到了很多我未曾聽到的聲音,看到了很多未曾看到的改變。”

  劇院式演講的線下觀眾則相對年齡偏大一些。以“眼界”演講為例,其線下觀眾的平均年齡為32歲,男女比例為7:3。

  林昊今年30歲,走進劇場聽演講已經有3年了。第一次是在2016年,他被手機上推送的一條演講資訊吸引,就在網上報了名。以後,他開始關注起這類演講資訊,並成為滬上劇院式演講的常客。為什麼愛聽演講?林昊説:“我在網際網路教育這一行工作,需要了解新事物、新動態。而且,每次聽完演講,會加入觀眾微信群,可以對有意思的話題展開討論,還能認識很多新的朋友。”

  40歲的周凡是一位室內設計師,聽演講已經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早上起床後,在刷牙洗臉吃早飯時,他會打開手機App,聽一段感興趣的演講;上班路上,遇到堵車要開車1個多小時,正好也可以用來聽演講。“比起同學、朋友間的聚會,吃吃喝喝,我更喜歡去現場聽一場演講。尤其是遇上對的人,聽到那些迸發著思想火花的演講,我的世界就像是被打開了,能帶給我很多創作靈感。”周凡這樣説道。

  據姜濤的觀察,“TELL公眾演講會”的現場觀眾以35歲左右的中年人居多。他説:“這可能是一個容易出現中年危機的時段。因為在30多歲前,很多人都是按照父母或者外界的期許來塑造自己,而很少去想自己真正喜歡什麼;30多歲以後,因為內心追求和現實之間的矛盾,他們或多或少有些迷茫,所以希望從別人的故事中獲得勇氣,獲得前行的力量。”

  總而言之,人們走進劇院聽演講,不僅是為了獲得知識、獲得資訊,更是為了分享價值。正如梁永安所説:“現在人們需要的已不單單是純粹的知識,而是從別人的講述中看到生活中的自己,從而思考應該怎樣去生活、怎樣活得更有意義、怎樣把自己的價值煥發出來。”

  對話

  人們愛聽演講,是因為對社群文化的巨大渴求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孫瑋近年來一直關注新型媒體的傳播以及城市文化社群的建構。從媒體觀察和研究的角度,她對劇院式演講的流行,表達了自己獨特的見解。

  解放週一:近年來在全國出現的劇院式演講,將線上互動和線下體驗結合起來,這是不是媒體的一種創新形態?

  孫瑋:這種樣式確實是媒體的創新形態。它的新在於,媒體不僅僅局限于符號文本的再現,不僅僅局限于虛擬空間的展示,借由新技術,它突破了文本的限制,將觀眾身體的體驗、行動納入媒體實踐中,極大地拓展了媒體的含義。這種新型媒體實踐包含兩個要素,一是突出傳播者和受眾在物理空間的感官相遇,二是影像在虛擬空間的呈現與多重流轉(包括評論、轉發、交流),這兩個方面缺一不可。隨著傳播技術的演變,這種新媒體實踐更多地體現為將線上、線下融合打通的可能性。

  解放週一:這種劇院式演講的吸引力在哪?傳播方式的優勢又是什麼?

  孫瑋:劇院式演講有這樣幾個特點:其一,演講者與觀眾同時在現場,這極大地豐富了演講的鮮活狀態。人對於世界的感知依賴身體與感官,人們能夠使用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多重感官進行全方位的體驗,不但是“存在於此時此地”的人需要,同時也大大加強了人對於演講內容、其他觀眾、劇院空間及氛圍的認知。

  其二,演講方式的多媒體形態,集合了語言、聲音、文字、影像等多種媒介形態,圍繞主題,融合於一場演講中,這就是一次融媒體的傳播。看似簡單的技術轉變,其實包含著演講者與受眾關係轉變的多種可能性。比如,在有關“原生家庭影響”的演講中,犯罪心理學的專業知識與熱播的電視劇,通過演講者以及文字、影像等媒介內容的傳播,形成了專業人員與觀眾的一種新型關係,這種關係已經不僅僅是講解專業知識的關係了。

  其三,呈現出一種“不倫不類”的跨界社會文化知識生産狀態。這些演講,包括在網上的進一步流傳,都無法用現有的文化形態去定義。它不是大眾媒介産品,不是專業知識傳授,不是劇場演出,也不是有明確宣傳目的的演講,而是新媒體實踐創造的一種新型文化形態。我們看到,劇院式演講線上下的濟濟一堂以及線上千萬甚至過億的視頻收看與轉發交流,表明瞭這種傳播方式的更新,已經不僅僅是傳播策略和技巧的改進,它釋放出了社會集聚的各種文化、知識的能量,並且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將這些文化能量聚合在一起,創造了一種新型的社會文化。

  解放週一:在您看來,這種文化現象説明瞭什麼?

  孫瑋:看到當前中國城市對於社群文化的巨大渴求。人類社會在由鄉村轉向城市特別是大都市時,需要面對一個嶄新的命題:如何在城市的“陌生人社會”中營造社群?

  報紙這樣的大眾媒介,被認為是城市社會的整合性工具之一,可以創造“想像的共同體”。但是,大眾媒介的虛擬性,即依靠資訊的遠距離傳遞,也給城市的文化社群帶來缺憾——大眾傳播缺乏面對面的交流。

  而如今,在移動網路時代,新媒體實踐融合線上線下的特點,使得媒介和文化社群的關係出現了更多的可能性。劇院式演講就是一個典型的個案。由新媒體支撐的劇院式演講活動,把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聚攏起來,創造了陌生人的相遇,這種相遇跨越了社會階層、年齡的隔閡與物理空間的距離,構成了一個縱橫交錯的交往網路。同時,它也可以建構網上虛擬社區,創造跨越時空限制的多種主體的多重對話交流。這種奇特的文化社群景觀給當前的中國城市帶來了新的活力。

  本報記者 徐蓓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