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閱讀”的短與長
【高談闊論】“快速閱讀”的短與長
不知道是不是大多數人都希望閱讀有速度,又見有人談及快速閱讀的事(或者有大量閱讀的意味),説是巴菲特每天的閱讀量有500頁。有評論感嘆,質疑的也有,還有人將問題運到了我的耳邊。
想來這大概又是“愛因斯坦不在家”這種中國式的故事,真偽無法考證——本來也不需要去認真對待。試想,書的尺寸是有大小的,32開是一頁,64開也是一頁,況且頁內文字的數字也是變數,真沒必要去探究。
不過,説到閱讀的速度,或快或慢倒是可以有不同選擇的。至於500頁的閱讀量,我認為是沒有問題的——這當然不是前段時間神幻的掙錢把戲,也就是少年兒童胡亂翻書的那種——我自己就有過8小時閱讀超過1000頁32開本書籍的實踐。這真不誇張,要收穫這樣的成效,有很多種快速閱讀的技巧。
以文學(小説)類書籍為例。就小説而言,要麼長于細緻的環境(場景)、人物描寫,像借景喻情,用表情説話(呈現心理)什麼的,要麼就是故事綿延的鋪陳,或者是堆砌大量的對話、評論以及自言自語之類。而就讀者來説,大家應該有體會,一些人喜歡細緻詳實且極具畫面感的景物描寫,一些人熱愛栩栩如生的人物細節(表情)描繪,喜歡對話機鋒的也有,對吧?而多數人在意故事的跌宕起伏,對環境的遷延和角色的瘋癲、糾結沒有耐心……故而,根據自身的好尚,作為非研究類讀者,快速通過那些你不感興趣的區塊就是不錯的選擇——即便逐字閱讀可能也因為情趣偏離而印象淡漠。這樣的經歷有吧?如此顯然可以極大地提升閱讀速度。
換一個品種,拿思想理論書來看,具體如經濟類書籍。通常這些文本都會牽涉到流行(基本)論調,或者糾纏到作者“抬杠”的對象,包括理論學説及某個派別的作者等。入門的涉獵者仔細閱讀、了解是不用説的,但當你已經成為一名資深讀者,那麼,那些你熟悉的理論和學人觀點,自然可以一帶而過,留下時間來看“抬杠”的教授到底有什麼新詞兒——這樣也可以達到快速閱讀的目的。
不僅是經濟學家,很多專業類的著作,在語言文字層面的一般表述形式大多可能都有類同的句式和語言表述——即使不是程式化的,在你“慢速”閱讀,熟識行業、專業敘述範式後,快速閱讀便會悄然而來:針對文詞、句式,你只要掃描關鍵詞就可以對作者文字書寫想表達的意思了然於心。
實際上,除了因胃痛而古怪的哲學家外(這些喜歡把光明送進黑暗巷道的傢夥,熱衷於杜撰新詞,酷愛捏造晦暗難懂的新概念,甚至是佶屈聱牙的言説方式),大多數學問家的文字都是規範的,是有跡可循的,即使是那些偶爾想起搞怪的事,然後把機鋒、讖緯埋藏在字裏行間的小説作家們,都逃脫不了自己風格,或者是前輩大師模本風格的影響:尋跡而行,都可以歸納出快速閱讀的法門。
然而,儘管如此,我個人還是不太主張快速閱讀的。
的確,有些不感興趣的書可以一目十行,問題是,你為嘛要去讀那些書呢?再有就是倘若硬碟沒有清晰、快速記憶存儲,且還能夠隨時將之提取出來處理問題的天賦,快速閱讀真不是一項好的選擇。就説我自己的經歷吧。近來我又讀了《百年孤獨》,結果發現原來是一本全新的書——雖然20多年前讀過,但除了幾個名字和個別怪異的情節,幾乎一點印象也沒有。
更重要的是,慢速閱讀對閱讀者的重塑,有著更大、更良好的影響。其中的意味,不僅是一邊讀一邊斟酌的體味,而且還可以在對字詞、文句,甚或是片章的咀嚼品讀中收穫更優的文字和詞章感覺,從而在自身的文字寫作中逐級提升,就算不寫字,日常的言談應該更容易出口成章。
更進一步,在對佳作經典的細嚼慢咽中,很有可能還能在心理層面收穫疾進難以看到的風景,進而在對世界(人)的認知品味中減少偏頗的陋見。因為“慢”,你可以發現更多的細節,可以在荒誕密植的蔓草叢林中尋找到縫隙,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徑,並由之走向陽光明媚的天地。
冷蕎麥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