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南京當選“世界文學之都” 不只是榮譽更是責任

2019年11月18日 15:09:00來源:解放日報

  日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宣佈,批准66座城市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路”。南京被列入“文學之都”,成為中國第一個獲此稱號的城市。

  那麼,文學審美對城市發展意味著什麼?什麼樣的城市才能當得起“世界文學之都”稱號?有何標準呢?

  文學與城市 難捨難分

  什麼是“世界文學之都”?200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了“創意城市網路”,在世界範圍內評選文學之都、電影之都、音樂之都、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設計之都、媒體藝術之都、美食之都。

  2016年,南京提出了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路“文學之都”的目標。這是國內首個申報“文學之都”的城市。

  2017年10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佈公報,將長沙、澳門、青島、武漢四座中國城市列入全球創意城市網路,它們分別以其在媒體藝術、美食、電影和設計領域的成就入選。加上此前入選的包括上海在內的中國城市,在七大類全球創意城市評選中,中國只有“文學”一項缺門。2019年10月31日,南京、揚州分別入選“世界文學之都”“世界美食之都”,至此,我國也集齊了七大類全球創意城市。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資訊,“文學之都”一般具有以下特點:一、城市裏有大量的、高品質、多元化的編輯出版項目以及出版機構。二、從初等教育到中等、高等院校,需要有多數的、高品質的國內或國外文學教育項目。三、有允許文學、詩歌、戲劇等藝術發揮其整合作用的城市環境。四、具有主辦各種文學活動和文學節的豐富經驗,促進國內外文學的發展與交流。五、有圖書館、書店、公共的或個人的文化機構推動國內外文學的保護、發展與傳播。六、在翻譯和出版多種語言或外國文學方面有一定的成果。七、有效運用媒體、新媒體來推動文學發展,並擴大文學作品的市場。

  這些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希望“文學之都”做到的,也表明文學作為現代生活與經濟發展中的創意源泉,從文學審美的個體維度,進入社會生活、公共文化、城市環境等公共維度,對現代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南京當選 魅力何在

  為什麼是南京?這是南京當選“世界文學之都”後,人們很想知道的問題。

  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文化資源豐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學館”即設立於此;南京還是中國近代教育的起點,中國第一部詩歌理論和批評專著《詩品》、第一部文學理論和批評專著《文心雕龍》、第一部兒童啟蒙讀物《千字文》、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昭明文選》等均誕生在南京。

  據查考,全世界有60多種外國文學作品在南京翻譯成中文,全中國有一萬多部文學作品與南京相關。《紅樓夢》《本草綱目》《永樂大典》《儒林外史》等中華傳世之作都與南京密不可分。近現代以來,魯迅、巴金、朱自清、俞平伯、張恨水、張愛玲等文壇巨匠也都與南京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美國作家賽珍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代表作《大地》就是在南京創作完成的。

  南京是一座創作之城、傳播之城。南京涌現了一批又一批在海內外具有影響力的名家名作,如高曉聲、陸文夫、方之以及蘇童、葉兆言、畢飛宇等。還擁有《鍾山》《青春》《雨花》等一系列在全國具有廣泛影響的文學期刊。同時,南京也是中國傳統文學名著走向世界舞臺的橋頭堡。上世紀60年代初,“南京出品”的全本翻譯《紅樓夢》《儒林外史》在國內外受到廣泛好評,其中,《紅樓夢》譯本被認為是該書最好的英譯本。

  南京還是一座閱讀之城,這裡活躍著數以千計的文學社團和協會組織,僅讀書會就有450多家。被譽為“南京文學客廳”的先鋒書店,數次被CNN、BBC等評為世界“最美書店”,24小時書店成為市民熱捧的文化消費新去處。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初,南京提出申報“世界文學之都”之時,就成立了中國(南京)“文學之都”促進中心。該中心執行主任袁爽透露,“文學之都”的入選,經過了世界級的專家評審、已有28個文學之都成員城市投票等流程,最終由教科文組織總幹事簽批才最終確定加入。

  不只是榮譽 更是責任

  此前,亞洲只有兩個城市入選“世界文學之都”,南京是中國第一個也是亞洲第三個入選的城市。梳理既往的“世界文學之都”,就不難發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世界文學之都”的標準,除文學傳統之外,主要著眼于一個城市文學發展的整體情況。

  第一個獲得“文學之都”稱號的是英國北部城市愛丁堡,它是蘇格蘭首府,具有深厚的文學藝術傳統,早在18世紀就成為歐洲文化的中心之一。愛丁堡是一座藝術之城,1947年以來,每年夏秋之交,這裡都會舉行盛大的國際音樂戲劇節,世界一流的戲劇與音樂團體紛紛前來演出,不同民族和國家的藝術在這裡相互觀摩和交流。愛丁堡還是英國的出版業中心之一,1507年,這裡修建了第一個印刷廠。愛丁堡現有出版社50多家,每年出版新書3000多種。出版業的發展,帶動了圖書館的修建。現在,愛丁堡有規模不等的圖書館140多個,年均借閱量是當地人口的好幾倍。愛丁堡因此被稱為“修建在書本上的城市”。

  獲得這一稱號的都柏林也名副其實,備受讚揚。都柏林是愛爾蘭的首都,有上千年的歷史。走進這座城市,到處可看到古今作家的雕像、紀念館舍,以及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建築和街道。令人立刻感到,這確實是一座文學城市。

  值得都柏林驕傲的是,有4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威廉姆·葉芝、蕭伯納、塞繆爾·貝克特、謝默斯·希尼)出生或生活在其懷抱中。另外一位出生在都柏林的作家詹姆斯·喬伊斯開闢了意識流小説的先河,被西方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現代派小説家之一。有評論認為,僅憑這5位作家,都柏林就可毫無愧色地登上“世界文學之都”的雅位。

  不過,此前入選“文學之都”的城市都是以中小城市為主,像南京這樣的大城市很少。有的城市僅僅因為社區推廣文學教育或者全民閱讀入選。不難看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選擇重點是,文學作為一個因素,在當下城市人群與城市活力裏,究竟能起到什麼作用與意義;且這個城市在推進文學實踐時,有什麼值得分享的自身經驗與特色。

  當選“世界文學之都”,是一個起點。它不只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

  ■田書雨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